第38章 尊嚴(1 / 2)

人已經買到了,再住在輕語樓就不合適了,不過現在也沒有合適的地點安置,購宅子也要幾,所以魯若麟安排人包了間客棧,所有人都住裏麵,也方便照應。

事情都辦完了,魯若麟叮囑老鴇,要是還有其他合適的人選也可以送過來,便帶著李定成等人去找彩袖了。

彩袖住的地方破破爛爛,也比較荒涼,為了保險起見,暫時沒有見她,而是花高價請人往裏麵遞了話,並把消炎藥拿了一些給她,讓她趕緊服用,順便帶了一些吃食、生活用品,等過幾她病情好轉或者穩定後再見麵。

彩袖的病已經很重了,咳嗽聲不斷傳來,李定成留了書信一封,解釋了事情的大致經過,安慰她安心養病,等病好了再。

不久裏麵傳來哭泣聲,眾人也沒有多待,轉身離去。

夜已經漸漸深沉,魯若麟與李定成和王仁學告別後回到了客棧,沒有去青樓消遣。他本人是有些精神潔癖,對於在青樓留宿還是比較排斥的,不過對於自己的手下他也不好強求他們與自己一樣。畢竟時代不一樣,價值觀和處事的方法也不同,在手下興奮的神情中分批安排他們去青樓樂嗬去了。

接下來幾魯若麟好好逛了下鬆江府城。作為府城,鬆江的規模並不是很大,前些年為了防備倭寇城防修繕過,如今看起來還不是很破舊,但是守城的官兵就羸弱不堪了。不但裝備破破爛爛,紀律也幾近廢弛,除了在平民百姓麵前耍下威風,毫無戰鬥力可言。

雖然軍隊稀爛,但是這裏的商業卻頗為發達。各種商號遍布全城,南來北往的貨物也是門類齊全,甚至有專門經營東瀛和西洋貨物的店鋪,隻是價格比較昂貴。

城裏最多的就是布匹商號,馳名下的鬆江布是這裏的主打產品。城裏也有很多的織布作坊、印染作坊,產業做的很大。這些作坊大多規模不大,有幾張織機的,也有十幾張的,幾十上百張織機的就算大作坊了。

鬆江布主要的生產方是分散的各家各戶,這裏有織布的傳統,也是重要的棉花種植區域,充足的原料供應加上大量的從業人員,使得鬆江是目前大明的紡織業中心,所產的鬆江布不但供應大明朝,還遠銷朝鮮、日本等國。

衣食住行,布匹行業是關係民生的大產業,帶動的上下遊產業鏈也非常多,附加值也比較高。所以鬆江府的人整體上生活狀況比北方要好得多,大規模的流民和餓殍比較少。雖然生活依然比較艱難,但是至少能織布就不會餓死,這已經很難得了。

鬆江府的城市管理在魯若麟眼裏簡直就是一錢不值,整體環境髒、亂、差,地上垃圾遍地、汙水橫流,那種在電視劇裏看到的漂亮古代商業街根本不存在。

不但城市環境差,市民們也是衛生狀況堪憂。麵色饑黃者比比皆是,身著滿是補丁衣服的人隨處可見,沒有一點江南繁華盛世的樣子。

身處王朝末世,這些升鬥民才是感受最深的那群人。他們不但承受著越來越重的苛捐雜稅,還要忍受三教九流、衙門官吏的壓榨,加上那些豪門大戶的欺負和剝削,可以日子過的極為艱難,稍有不慎就是家破人亡,身死族滅。

任何社會都有窮人和富人,在這個商業發達的城市裏,富人也是一個龐大的群體,圍繞富人為其提供服務的行業也有很多,隻有這些頂級豪門富戶們才是真正生活在江南盛世中的那批人。

考察完自己穿越過來後抵達的第一座大城市,而且是以繁華聞名的江南鬆江府,魯若麟對大明的印象愈發不堪。

大明的各種矛盾已經積累得很深了,哪怕沒有後金的入侵,活不下去的老百姓造反也是遲早的事情,後金的崛起與入侵隻是加速了這一過程。

魯若麟心中徒然升起一股緊迫感,必須加快自己的勢力建設了,爭取在這個亂世裏庇護更多的老百姓,為華夏保留更多的元氣,在大航海時代為漢人爭取更多的生存空間,不讓後世西方主導世界幾百年的事情再次發生。

華夏的百姓們真的是太苦了。

李定成的辦事效率還是蠻高的,很快一個性價比比較高的宅院就找到了。

魯若麟查看一番後覺得還不錯,很快就達成了交易。院子占地麵積比較大,雖然破舊了一點,但是不影響使用,擠一擠住個一兩百人還是比較輕鬆的。

打著徐家的招牌,又有李定成幫忙,衙門那邊也沒有刁難,很快就拿到契約,可以入住了。

這幾輕語樓的鄧媽媽也比較上心,通過幾個熟悉的同行,在其他青樓裏又淘搜了二十幾個識字的姑娘交割了過來。

主要是鄧媽媽注意到,魯若麟這幾不但讓輕語樓的那些婦人們吃的好,每大魚大肉,油水十足,還每人都置辦了幾套新衣,專門找郎中治療了身體。幾個長期有婦科病的婦人也在消炎藥的治療下病情明顯好轉,整個人精神完全好了起來,這才讓鄧媽媽相信魯若麟真的是要重用她們。

講真,這樣的生活條件,絕對不是心有歹意之徒能夠提供的。投入實在太大,買條人命都夠了,花在這些人老珠黃的過氣妓女身上實在堪稱奢侈,不是真的有用,哪個主子舍得這樣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