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白翎島的發展一直都在向好的方向前進,王大海不停的在山東偷偷的運流民,為了減少幹擾,魯若麟指示王大海給當地官府送了些好處,並找了個去江南墾荒的稀爛借口。
對於王大海的墾荒借口那些官老爺一個字都不會信,江南人多地少,哪有地方供你開荒,哄孩吧。不過境內的流民一直都是隱患,豪門大戶不願意繼續捐糧施粥了,朝廷也沒有錢糧救濟,眼看這些吃不上飯的流民就要鋌而走險,王大海的到來其實很是救了官老爺們的急。
官老爺們明知道王大海運走流民可能沒安好心,搞不好在其他地方聚眾造反都不一定。但是那又關自己什麼事?隻要自己的轄區內海清河晏平安無事就是大功一件,吏部的考評起碼也是個中上,升遷也是指日可待。至於這些流民去其他地方造反的事情,那就隻能讓那些同僚們自求多福了。
何況王大海也非常懂事,該有的孝敬一點都沒有少,隻是這種事情不能擺在明麵上,大家都是保持默契的低調處理,各自悶聲發大財。
最近朝鮮方麵的交易一直在進行,除了交換回糧食、藥材等物資外,煤炭也成了近期的交易重點。畢竟白翎島地域狹,樹木本就不多,而白翎島燃料消耗量太大,都砍了也不抵用,幹脆從朝鮮進口煤炭更劃算一些。
朝鮮北部就有眾多煤炭,隻是一直都賣不上價,也沒有引起重視。現在白翎島的需求很是加快了朝鮮煤炭產業的發展,眾多煤礦都加大了開采的力度,源源不斷的往白翎島運,很是賺了不少。
挖煤雖然很辛苦也很危險,但是好歹可以糊口,很是養活了不少朝鮮貧民。漢城方麵和權貴集團從中也得到了不少好處,對於白翎島更是親近了很多,最近朝堂上歌頌李倧招攬魯若麟為英明之舉的官員明顯多了不少,讓李倧也是大為開懷。
與江南的貿易也開始穩定增長,鹽貨雖然賣的便宜,但是架不住量多,在與徐家的交易中就換回來了大量的布匹、棉花和一些鐵錠。島上的棉衣棉被等產出不斷在加大,隻等打通北方的銷售渠道就可以大量出貨了。
就在大家忙的不亦樂乎的時候,農田裏的莊稼也開始成熟了。
對於魯若麟當初強行要求種植土豆、玉米和紅薯,大家其實都是心存疑慮的,畢竟大家都沒見過這些東西,不知道產量如何,口感如何,白了就是心裏沒底。隻是魯若麟強行要求種植,反正他家大業大糟踐的起,大家就聽命行事了。
土豆和紅薯因為埋在土裏大家不知道大概的產量,玉米就很直觀了。一個個大大的玉米棒子就掛在玉米杆上,渾圓飽滿、鼓鼓的,一株上麵就有好幾個大玉米棒,這產量就比較嚇人了。哪怕味道不好,隻要能吃,就是神物了,這產量看著起碼得有畝產上千斤了吧。
其實現代化的條件下玉米畝產都有2000斤,隻是現在缺乏化肥,隻有糞肥使用,最多能有個1000多斤吧。
大家都沒見過玉米,也不敢偷吃,加上魯若麟對這些作物也比較看重,畢竟種子不是很多,所以保存的還比較完好。
到了玉米抽惠成熟後,魯若麟集中安排大家一起收割玉米。當初種下的十畝玉米地最後收獲了斤玉米,這個產量隻能一般,但是在白翎島卻引起了轟動,畝產上千斤的神話啊。要知道現在北方種麥子一畝能有200斤就是豐收了,那產量跟玉米比起來完全是被秒殺啊。
魯若麟拿出部分玉米做了烤玉米、煮玉米、炒玉米粒,這些玉米都是後世經過優選的精良品種,口感是又糯又甜,吃的眾人是交口稱讚。還有些感性的人是邊吃邊哭,感慨要是早有玉米自己的家人就不會餓死了。
剩下的玉米就不敢再吃了,真要吃起來,全島幾千人沒幾就消耗幹淨。剩下的全部曬幹留種,明年擴大種植麵積,這次所以人都沒有異議了。其實曬幹後的玉米還可以做玉米麵、爆米花,不過這些等大規模種植後再吧。
即便是收獲完的玉米杆也沒有浪費,撥幹淨還可以啃一啃,帶有絲絲的甜味,比甘蔗肯定差很多,但是也是難得的甜食了。學堂裏的娃娃們就喜歡放學後在玉米地裏掰玉米杆子吃,吃的嘴巴起泡也舍不得停嘴。食堂裏養了幾十頭豬,這些玉米杆鍘碎後也是很好的食料,這些豬吃的很是歡喜。
紅薯和土豆的收獲就更嚇人了,扒開一株植株,底下都是成串的土豆和紅薯,一畝土豆就有3000斤,紅薯有4000斤,震的那些老農們都跪地不斷磕頭,感謝魯若麟賜給他們如此神物,有了這些神物以後再也不會餓死人了。
土豆可以用來做菜或者蒸著吃,紅薯可以烤或者蒸,都是非常頂餓的好東西。產量高、口感好,實在是沒有比這再完美的了。
今年的收獲大家隻是嚐了些鮮,其餘的全部都留做種子,明年擴大種植。這次根本不用魯若麟強推了,老農們恨不得所有地都能種上這些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