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這些農民一家家念到名字,在劉雅婷那裏拿到核算表格,不管家裏有沒有人會核算,這些農民都是先按手印拿到錢再,後麵再找人算算有沒有錯漏。
這些農民少的拿到了八九兩,多的也有11、12兩的,拿到錢後都是興奮不已,一家人圍在一起商量要怎麼花。現在吃飯、住房基本都是在區和食堂,按照將軍府的法,等到島上商店開業,他們也可以自己買東西做飯吃。但是基本沒有人願意這麼做,在食堂吃的好,而且還便宜,幹嘛要自己做,能省一點是一點啊。
對於緊挨農田建村落的事情魯若麟思慮良久最終還是放棄了,因為白翎島麵積畢竟有限,農業再怎麼發展也是潛力有限。以後這裏的定位可能是工坊和商貿物流,唯獨沒有農業的生存空間。等到人口達到一定程度,占用農田開發住宅、工坊和倉庫是肯定的事情,所以現在的農業隻是打基礎,後期肯定要尋找更廣闊的地點來發展。
華夏的農民都是非常會持家的,有了收入也會積攢起來以備不時之需,平時花錢也是扣扣索索,都是窮怕聊。如今一下拿到這麼多錢,很多人都是想著攢起來給兒子留作彩禮或者給女兒做嫁妝。反正現在吃住是不愁了,衣服將軍府也有發的,即使折算了銀子也劃算,基本沒有什麼花費了。
以前種地一年到頭忙下來,交霖租,還有各種苛捐雜稅,最後連肚子都吃不飽。現在不但好吃好喝的,住的地方也不是自己那幾間茅草屋可比的,最後算下來竟還有這麼多的銀子拿,還賺了一套上好的農具呢。
沒有了沉重的地租和稅賦,農民們的收獲還是很不錯的。對將軍府更是心懷感激,很多人都跑到魯若麟的府邸門前全家磕頭感謝,他們也隻有這樣表達自己的心意了。
技術好、勤快的,結算的銀子也會多一些,這大大刺激了農民們的熱情,大家都卯足了勁要在來年大幹一場,收獲更多的財富。
隨著農民發放了收成銀子,其他在工坊工作的人員、教師等也開始議論起來,看到農民在享受島上待遇的同時還有其他收入,大家對自己是否也有工錢開始關心起來。
以前大家都是吃飯做事,沒有什麼不同,現在突然有人有了額外收入,心態就立馬不一樣了。還是那句話,不患寡而患不均。好在將軍府很快就有消息傳出來,對於其他工作人員將軍府也會有工錢發放,具體標準和數目還在合計,但是應該很快就會有結果。
這種不確定的道消息比正式通知流傳的還要快,很快就在島上引發了議論的熱潮。
大家都在談論工錢的事情,憧憬自己能發多少錢,有了銀子該怎麼花。那幫農民到底發了多少錢已經不是秘密了,核算下來差不多每個人每個月都有1兩銀子的額外收入,簡直是發大財了,就是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拿那麼多。
很快捕魚船隊的標準就公布了。因為捕魚隊的工作非常辛苦,而且還時刻存在危險,所以每個人每個月都有1兩銀子的保底工錢,組長和船長的工錢分別是1兩5錢和2兩。而且工錢也不是固定的,根據捕魚量的多少,會有不同的獎勵,核算下來普通漁船工人每個月都有2兩多的收入,運氣好捕的魚多,3兩的收入也是有可能的。組長和船長的綜合薪酬就更高了。
可以捕魚船隊為白翎島是做出很大貢獻的,不但滿足梁民的肉食供應,還為鹹魚產品的出口提供了大量的原材料,是勞苦功高也不為過。甚至已經有三名船工因為各種原因死在了海上,所以拿高薪是理所當然的。
船工們按照工作時間的長短都拿到了不菲的薪酬,同樣大大激發了大家的工作熱情,對自己的工作也不再視為任務,而是發家致富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