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士們也嚐到了分大戶模式的好處,以往對他們無比敵視的平民們,現在都把他們當做偶像崇拜,視為解救自己的救星。這個世界就是這樣,最底層的百姓永遠都是最實際的,隻有切實的利益可以打動他們。雖然這些武士老爺們都是日本人,但是他們沒有殺窮人,還給窮人分東西、分地,把他們從餓死的邊緣拯救了回來,那他們就是好人。
龜縮在濟州城的官員富戶們現在已經嚇的瑟瑟發抖,前段時間曾經有幾個大戶準備乘船逃往本土,甚至派了水軍船隻護送。結果船隻被搶,送回來一堆人頭,再也沒有人敢冒險出海了,每日期盼的就是朝廷平叛大軍趕緊到來。
終於,朝鮮的援軍到達了濟州城。這批大軍的到來徹底穩定了濟州城的民心士氣,官員們開始暢談如何剿滅城外的倭寇和亂民,恢複濟州島的王道秩序。
隨著濟州島援軍到來的還有魯若麟承諾的以雷霆號為主的支援艦隊,這些船隻不會直接出現在濟州的戰場上,但是趁著夜色送來了大批的武器裝備,還有一些輕便的火炮。這些船都是從繳獲裏隱匿下來的,在白翎島的賬目上,它們就是不存在的。
趁著朝鮮軍隊還沒有出城來剿滅自己,大穀與一正抓緊對軍隊進行整合訓練,盡量提升軍隊的戰鬥力。對於隻是一個排長的大穀與一來,指揮一萬的大軍確實有些吃力了,但是這樣的機會同樣難得,即便是魯若麟也還沒有指揮一萬大軍的經驗呢。
好在魯若麟對麾下的士兵學習抓的比較緊,訓練也比較嚴格,大家的能力提升的也非常快。在短暫的混亂後,很快就適應了下來,至少能保證指揮暢通,依令而行了,起碼脫離了烏合之眾,有了一些戰鬥力。
這次能參與濟州島戰事的都是以前的老兄弟和身邊的親衛,朝鮮籍的士兵和軍官一個都沒櫻這些饒檔案已經被魯若麟秘密的單獨存放了,不是特意追查,有充分的資料,基本不會發現與白翎島的關係。甚至為了掩人耳目,魯若麟對外是聲稱前往江南的,目的就隻是把白翎島從裏麵摘出來。
現在的魯若麟確實身在江南,年節已過,生意重新開始繁榮起來,魯若麟這次就是來推廣肥皂,順帶邀請和護送一幫有意向到白翎島投資考察的商人,同時帶回去一些最近收集的人口和物資,視察丐幫和鎮遠鏢局的運行情況,總之也是忙的飛起。
不過雷霆號卻遠在濟州島附近協調戰事,以防突發情況發生,為此還特意在大穀與一身邊安排了一個對講機。有雷達的輔助,雷霆號可以很好的避開朝鮮方麵的偵查。雖然很是花費了一些功夫來做掩護,但是為了長遠的規劃,不得不如此。
現在的白翎島還離不開朝鮮的支持,甚至島上的官兵就有很多朝鮮人,比如崔永建、金大正、樸正煥等,一個處理不好,造成島上的敵視和分裂就很不劃算了。特別是崔永建,作為民政部門的負責人,在島上的作用也非常大。一旦發現魯若麟參與了濟州的戰事,翻臉是必然的。漢城那邊不管出於什麼考慮,也會斷絕與白翎島的往來,並派兵征討,所以再怎麼心都是應該的。
濟州方麵在援軍修整完畢後,5000援兵加上2000本島士兵,還有近萬民夫,號稱5萬大軍,氣勢洶洶的朝大穀與一的駐地撲了過來。對這些官老爺們來,這是場萬無一失的戰鬥。泱泱王廷大軍,不過是剿滅一群萬餘饒泥腿子,哪怕裏麵有一些倭寇,還不是手到擒拿。
濟州島的地勢中間高四周低,除了中間的漢拿山四周幾乎都是平原,沒有特別險要的地勢,所以除了硬拚,可用的戰法並不多。要硬拚的話,就非常考驗雙方的訓練、陣型、配合和勇氣了。
如果大穀與一這邊都是一群烏合之眾的話,朝鮮方麵其實也強不了多少。朝鮮對武人也是非常歧視,把大明的那一套學了個十足,造成軍隊的戰鬥力十分低下。全羅南道的這些士兵又不像北方的軍隊隨時直麵後金的威脅,還稍微有點戰鬥力。長期的安逸生活早就磨滅了他們的鬥誌,加上待遇差,士兵都不願意賣命,士氣並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