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匠任水生今過四十三歲的壽誕,窮苦人家別散壽,整壽都不一定過,肚皮都填不飽,就別想什麼壽誕了。
任水生以前家裏環境好的時候也是過過整壽的,不過那也就是走的近的親戚和朋友一起吃頓飯的事情。即便如此,散壽也是從來不過的。
後來家裏的鋪麵被權貴盯上了,自己被汙蔑私造弩箭而進了牢房,最後如果不是徐文遠把他撈出來,一家人送到了白翎島,隻怕早就家破人亡了。
初到白翎島的任水生一家是非常惶恐的,從富庶的江南來到傳中的蠻荒之地,自覺再也無法祭祀祖先,振興家業,心裏是滿滿的失落。
好在白翎島的生活沒有想象中的那麼遭,任水生憑借鐵匠手藝進了工坊做匠頭,收入一點也不比在江南的時候差,家裏的老婆兒子女兒也都安排了工作,年邁的母親則安心養老,吃穿是不用愁了。就連住房也是白翎島單獨安排的獨立宿舍,日子漸漸有了奔頭。
後來白翎島成立工匠協會,任水生因為技術不錯,又願意教導新人,成為協會的委員,地位一下子就提高了起來。受白翎島的收徒製度影響,任水生收了三個徒弟,都是很有潛力的年輕人。可惜自己的兒子自從上了白翎島的學堂,學了知識,再也不願意打鐵,誌向已經變成參軍或者去商業司了。
好在大兒子已經是出師的鐵匠了,老任家祖傳下來的手藝不會在自己這裏就斷了。在任水生的心裏,徒弟再好也是外人,還是比不過兒子的。不過任水生也沒有留一手,不管是以前的祖傳技術,還是新學到的方法,都無私的傳給了徒弟們,頗得徒弟們敬重。
當然也是因為徒弟們出師了任水生就有提成可以拿,而且可以拿一輩子,不得不讓他上心的緣故。這批徒弟帶出來了自己還可以再招收幾個徒弟,即使把技術都傳出去了也不怕。魯大饒這個法子就是好,真正是為這些手藝人考慮的周詳啊。
今是休沐的日子,徒弟們知道是自己的壽誕,非要來家裏熱鬧一下,自己推卻不過,也想和徒弟們親近一下,就答應了。
徒弟們早早的就帶著禮物來到了家裏,陪自己在客廳話,任水生的媳婦、女兒和兒媳則在廚房準備中飯。年邁的母親閑不住,正在院子裏的藏裏和孫子打理蔬菜,喂喂雞鴨。
來到濟州城後,隨著濟州新城開建,很多房子也開始出售,對於任水生這樣的高級人才,濟州城有專門的區,這裏的房子都是獨棟別墅,占地麵積比起那些麵向工饒聯排別墅要大不少。不光是房子更大更豪華,院子也要大很多,如此高檔的房子售價卻隻要200兩銀子。但是能夠有資格買這樣房子的人卻不多,因為隻有那些高級人才或者對白翎島和濟州島有突出貢獻的人才能以優惠的價格在這裏買房子。
這個區就在新城主府的附近,除了一些政府衙門,這是離魯若麟住所最近的住宅區,濟州城裏的高級官員和高級技術人才都在這裏買了房子,任水生也是有資格的一個。
任水生從身無分文來到白翎島,短短一年多就在濟州城買了這樣的豪宅,心裏是不出的得意。本來全家的積蓄是不夠買這個房子的,隻能從商業司貸款。不過前段時間,鋼鐵廠組織技術攻關,拿下了工具鋼這個難題,終於研製出了高強度、高硬度的鑽頭,得到了魯若麟的高度肯定,攻關組因此拿到了大筆的賞金。身為攻關組的主要技術人員,任水生按照貢獻分得了近200兩銀子,月薪也提高了5兩銀子一個月,一口氣就拿下了這棟房子,根本就不需要貸款了。
如今的白翎島各種技術攻關組林立,大家一起相互討論技術和研究進展,那種掃弊自珍的情況已經再也看不見了,這其中高額的獎勵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以前大家都是單打獨鬥,很多問題都得不到解決,現在集合了眾饒智慧之後,許多技術都得到了突破,大家都是獲益匪淺,對這種技術攻關形式更加熱衷了。
魯若麟對於這個結果也非常滿意,隻要工匠們的智慧得到發揮,很多技術就會水到渠成,這對濟州島的發展至關重要。正是有這樣的研究製度,濟州島的水泥、紡織、鋼鐵等各項技術才會突飛猛進,將同時代的其他地方遠遠的甩在了後麵,而且這種進步還沒有停止,技術的發展永遠沒有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