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救援皮島(1 / 3)

對於脫離朝鮮名義上的管轄魯若麟是早就想了,隻是這種事情自己主動做非常敗人品,也容易被人們打上不忠不義的標簽,對以後的發展會有一些影響。

現在有滿清和朝鮮自己主動背這個黑鍋,魯若麟則成為了受害者,這就非常完美了。

脫離朝鮮掌控並不是為了那點上貢的錢財,實話那點錢早就不放在魯若麟的眼裏了,通過與朝鮮的貿易,早就翻了幾倍的賺回來了。反而因為背靠朝鮮,獲得了大量的資源和人力,占據了濟州島這塊發家之地,魯若麟占的便宜更多。

隻是現在魯若麟根基已成,而朝鮮的體量太,發展的空間狹,最主要的是沒有上進心,得過且過,無法為魯若麟提供更高的平台。所以要想發展的更好,脫離朝鮮獨自發展都比呆在朝鮮的體係內要強。

當然能夠如此完美的與朝鮮切割是魯若麟沒有想到的,皇太極的助攻正中魯若麟下懷。這不,皇太極剛走,李倧的密使就來到了白翎島,與魯若麟進行了溝通。

密使先是表示宣布魯若麟為叛逆是受滿清逼迫,身不由己,王上也很無奈,希望魯若麟能夠理解。魯若麟當然不會生氣,他還要感謝皇太極呢。最後表示承認白翎島和濟州島就歸魯若麟所有,希望兩家不要刀兵相見。

朝鮮現在也怕魯若麟翻臉不認人,襲擊朝鮮沿海,那朝鮮就抓瞎了。幹脆承認白翎島和濟州島是你的,其他的地方你就不要想了。

魯若麟本來就沒有其他想法,起碼現在是沒有,順水推舟的王上對他有收留之恩,一切都是韃子從中作梗,自己肯定不會怨恨大王。現在漢城有滿清的駐軍,公開與自己往來肯定會多有不便,以後可以私下裏多聯係。對於王上和朝鮮大臣們在白翎島和濟州島的利益自己會予以保證,隻要避開了韃子的視線,還是可以和濟州島做生意的嘛。

如今朝鮮王城和北方數州被韃子攻破肆掠,損失的錢財人口不計其數,以後還要年年進貢,朝鮮的壓力非常大,與濟州島的貿易也就越發顯得重要了。與錢財相比,白翎島和濟州島的主權已經不重要了,反正朝鮮也知道自己拿不回來了。

得到魯若麟答複的密使非常高興,主要目的達到,財源得到了保證,自己回去也有了交待。鑒於李倧這次真的損失慘重,魯若麟讓密使帶了一些錢財和鏡子回去,幫李倧度過難關。

密使見魯若麟是真的一點不怪李倧,還給王上支援錢財,感動得淚水漣漣。如此忠臣卻因為韃子而不得不與朝廷分道揚鑣,實在是朝鮮的大不幸啊。

這次滿清入侵朝鮮,有產業在白翎島和濟州島的朝鮮家族受到的損失明顯很多,受到刺激的朝鮮大戶們紛紛向南方轉移財產,有很多都來到了濟州島,也算是投資移民了。

崇禎十年二月二日,皇太極命貝子碩讬、恭順王孔有德、懷順王耿仲明、智順王尚可喜等軍攜16門紅夷大炮及50艘朝鮮戰船進攻皮島。

就在當,剛投降的朝鮮就接到了滿清征兵的命令,朝鮮因昭顯世子被挾為人質而不敢違背,於是派平安兵使柳琳、義州府尹林慶業率軍5000協助清軍進攻皮島。朝鮮原打算通知皮島明軍,但唯恐事泄而引火燒身,所以君臣秘議幾次後還是取消了這個計劃,最後隻能祈禱上讓“兩國各自解歸”。

皮島守將,東江總兵沈世魁在得知皇太極入侵朝鮮的消息後,就“修築城台,廣設炮藥,收集兵船,以為固守計”,後來清軍攻打皮島的時候這些措施起了很大的作用,使得清軍久攻不下。

三月八日,皇太極對皮島戰事毫無進展非常不滿,命弟弟武英郡王阿濟格率兵千人前往助攻,阿濟格率軍進入朝鮮後,就取代碩讬,指揮攻島。

皮島明軍有一萬多人,三月下旬,崇禎派去援救朝鮮的沿海總兵陳洪範統率八千名明軍來到皮島,於是島上共有約兩萬饒兵力,並且配備了大量火器。皮島四麵環海,清軍無法發揮鐵騎的特長,隻能乘船浮海攻島。

在渡海過程中,清軍船隻勢必全部暴露在明軍視線之下,島上明軍正好可以憑借險要地勢施放火炮,從容射擊行進速度緩慢的木船。即便有少量清軍船隻靠岸,守島明軍也不難從灘頭發動反擊,利用優勢兵力把少量清軍趕入海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