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禁忌之戀(3 / 3)

因為與徐青鬆的關係比較熟悉,魯若麟也沒有閃爍其詞,直接告訴他徐班的婚事先暫停,不要將消息傳回鬆江,並且大致告訴了他具體的原因。

徐青鬆對於魯若麟插手徐班的婚事感到有些驚訝,這畢竟是私事,貿然插手是很範忌諱的,搞不好就是兩頭不討好。不過想到魯若麟對徐班的重視,又覺得理所當然了,不禁有些羨慕起徐班來,這是真的入了法眼了。

對於魯若麟的要求,徐青鬆倒是無所謂,徐家主動操辦徐班的婚事是為了籠絡徐班這個在興漢軍中風生水起的大紅人,最終的著眼點還是在魯若麟身上。既然這個婚事徐班這麼抗拒,魯若麟又插手其中,再操辦下去就適得其反了。現在暫時停止還落了魯若麟的人情,怎麼算也不吃虧,想來家族那邊也不會有意見。

搞定了徐家這邊,魯若麟立馬叫來了柳如是,緊急新排了一出戲,《梁山伯與祝英台》。

對於《梁山伯與祝英台》世人都是非常熟悉的,流傳度也非常廣,有很深的群眾基礎。通過舞台劇的形式進行表現,效果更加震撼,也更容易打動人心。

在詳細介紹了新排這出戲的原因和背景後,柳如是更是動力十足,如果可以因為這出戲讓徐班和向招弟有情人終成眷屬,那就功德無量了。何況《梁山伯與祝英台》對自由戀愛的支持和封建婚姻的控訴也可以影響世饒觀念和風評,造福眾多愛而不得的男女們,這不正是契合了文宣司的職責嗎?

柳如是是感性的,自己也曾經曆過痛苦的愛情,所以對徐班和向招弟的遭遇感同身受,在這出新劇上花費了很多的心思,甚至主動出演祝英台,劇情上也得到了魯若麟的許多指點,最終出來的效果也令魯若麟非常滿意。

露廣場畢竟不是表演舞台劇的最佳場所,現在濟州城大劇院正在修建,因為擴音問題,劇院修建的形式參照了羅馬劇院的那種下層式結構,可以讓更多的人看到舞台,也可以使聲音更加響亮。

首演的時候,魯若麟特意將徐班的家人一起請了過來,向招弟的父母也有其他人代為邀請。能夠與魯若麟一起看戲本身就是一種榮耀的事情,兩家人自是高高興心前來看新戲。

愛情永遠是文藝作品中永恒的主題之一,任何時候都不會顯得過時。《梁山伯與祝英台》這出大家耳熟能詳的故事有太多版本,對於文宣司的老大柳如是親自出演戲劇,大家還是非常期待的。

如今的戲劇演員們已經脫離了戲子的範疇,不但是興漢軍的在編人員,而且是非常受歡迎的一個部門,為大家帶來很多歡樂和享受。

柳如是版本的《梁山伯與祝英台》無論是舞台背景還是服飾都非常精美,道具也非常真實,演出的效果自然也非常精彩。無論是在表現書院讀書時的寧靜與美好,梁山伯與祝英台之間的那種甜美愛情。還是後來被迫分開,梁山伯病死,祝英台殉情,二人化作蝴蝶雙雙飛走。整個劇情層層推進,高朝迭起,使得在場觀眾深深著迷,特別是最後祝英台殉情的那段更是讓場下的眾人紛紛落淚。

為了展現更好的效果,魯若麟通過自己哼唱演示,讓一個二胡手硬生生的拉出了後世的經典《梁祝》,雖然在細節上有些許不同,但是效果還是杠杠的。哀怨纏綿的曲調配合場上的演出,場下的這幫人哪裏受過這樣的陣仗,直接就化作了催淚彈,連魯若麟身邊的李雪晴和雪梅都是淚水漣漣。

徐班和向招弟看著台上的演出,更是熱淚盈眶,自己二人就好似那苦命的梁山伯與祝英台,隻是不知道最終的命運如何。

毫無疑問,《梁山伯與祝英台》大爆,特別是女子們對這出戲非常推崇,明明手帕都被淚水濕透了,還要一遍一遍的觀看。不過想想後世那些被言情劇和偶像劇荼毒的女生們,魯若麟也就能夠理解了。雖然是悲劇,但是好歹也是言情劇啊,在選擇不多的情況下女生們自然會對《梁山伯與祝英台》著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