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謀劃遼南(1 / 3)

興漢軍以後肯定是要在陸地上建立地盤的,對於從哪裏開始發展,魯若麟心中已經有了規劃,他的眼睛已經盯上了遼東半島的遼南地區。

遼東半島在遼東的南部,遼河口與鴨綠江口連線以南,伸入黃海、渤海之間。整個半島呈東北-西南走向,長達340千米,北寬150千米,麵積2.94萬平方千米,向南漸窄,南端為旅順港,是中原與東北交流的必經之路之一,是中原與東北腹地相聯係的紐帶,半島南端隔渤海海峽和山東半島遙相接應,形成渤海和黃海的分界。

遼東半島最南賭旅順為華夏北方少有的不凍港,是華夏北部海運、漁業的重要基地。

遼東半島有附屬島嶼上百座,金州的長生島是長江口以北第一大島。長生島四麵環海,屬暖溫帶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區,溫和濕潤,四季分明。長生島有豐富的自然資源,是鑲嵌在渤海東岸的一顆璀璨明珠。

在文獻記載中,遼東半島地域範圍都記於“遼東”這一稱謂之鄭明代的“遼東”東抵鴨綠江,西至山海關,北抵開原、南達旅順口,其疆域相當於今日遼寧省的全境。

明朝時期的遼東地區在行政區劃上一直屬於山東行省的東北部,因此,在民政與司法監察上,遼東半島地區接受著山東行省布、按二司的管理,山東布、按二司在遼東各自設有自己的派出機構,其管理體製在正統年間以後日趨正規化、係統化。

遼南地區大明設有金州、蓋州、複州,隨著旅順被清軍攻占,明軍在遼東半島再無據點。魯若麟想要遼東半島,但是也沒有自大到以為憑自己現在的實力可以拿下整個遼東半島。雖然滿清的核心在盛京一帶,但是遼東半島依然保有大量的力量,有很多據點和莊園,通過奴役漢民獲取財富,是滿清的大後方。而且一旦興漢軍占據遼東半島,以滿清的機動能力,很快就可以集結大規模軍隊進行報複,以目前興漢軍的力量根本守不住。

在東江軍被打殘,旅順被攻陷,朝鮮被征服後,除了偶爾受到沈世魁的騷擾,滿清在遼東半島的統治其實已經非常穩固了。與滿清進行血拚以魯若麟目前的能力來還力有未逮,在沒有建立起強大的陸上部隊,確保對占領地域進行有效統治的情況下,貿然占領大片領土是得不償失的,特別是麵對滿清的大量騎兵,興漢軍現在還沒有對衝的能力。所以這次魯若麟盯上的地方僅僅是遼東半島的金州,也就是遼東半島的最南端。

在仔細研究了遼東半島的地形後,魯若麟發現金州是最適合自己擴張地盤的,而且魯若麟先期的目標還不是金州的全部,而是南關以南包括旅順在內的地區。如果遼東半島是一個大半島,南關以南的區域又可以是遼東半島的半島。最有利的是,這裏的連接陸橋隻有十裏寬,非常利於防守。隻要占領並守住了南關,等於將這個型的半島與遼東大陸隔離,在海上力量強大的興漢軍麵前,這塊區域就可以保證絕對的安全,不需要防備其他方向的清軍,對於目前陸上力量不足的興漢軍而言非常有利。

現在目標既然已經確定,如何實現這個戰略就需要詳細的規劃了,為此魯若麟將參謀司的主要人員集中起來進行籌劃,當然能夠參與進來的肯定都是能力和忠誠都經受住考驗的,畢竟如此重大的戰略肯定需要保密的。

為了保證籌劃更加可靠和詳實,情報司盧千奇收集了大量滿清和金州方麵的情報。主要是通過遼東逃過來的老人了解旅順、金州和南關方麵的情報,甚至冒險派出股部隊登陸在金州偵查情報,並抓個幾個舌頭詢問詳情。

目前得到的情報是旅順被清軍攻占後,滿清在旅順駐紮了2500人,有8個牛錄,由甲喇章京拜爾尼統領。旅順城還駐紮有部分清軍水師,是由孔有德投敵時的登州水師殘部組成,成員也多為漢人,被編入漢軍旗。因為滿清自身沒有水師方麵的相關力量,也為了防備這些新降的明軍,對水師也不怎麼重視,這支水師基本就處於防備東江軍和打雜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