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發行貨幣(1 / 3)

隨著濟州島經濟的繁榮,對於貨幣的需求也開始旺盛。

以前濟州島的貨幣參照了大明的體係,是用的銅錢和銀子,金子也有用,在民間的普及度不高,一般作為大宗交易時使用。

明朝的銀子都是製作成元寶,大宗交易時很方便,但是用在日常中就很麻煩了,很多商鋪都需要準備銀剪和平,隨時交易散碎銀子。而且每個地方的銀子成色不一樣,會造成很多矛盾。商業司和警察局就處理過很多這樣的糾紛,讓他們不勝其煩。

因為興漢軍是一個大型的順差商業團體,儲備了大量的金銀銅等貴金屬。而且,日本和西班牙的金銀還在源源不斷的輸入,為興漢軍建立自己的貨幣體係創造了基礎。

鑄造貨幣操作的好,是可以收獲大量利潤的。當然想像紙質貨幣那樣大量超發是不可能的,畢竟需要貴金屬做基礎,不過這裏麵可以玩的花樣一樣很多。

相比於明朝的金銀元寶,西方的金銀幣在交易中更加方便,更適合在普通百姓中流通,攜帶和兌換也更簡單。主要是兌換比例固定,麵額不大,即使是沒有知識的底層百姓也不妨礙他們學會使用。

魯若麟決定興漢軍的貨幣就以金銀銅幣為主,他也想發行紙幣,但是一來防偽做不好,二來別人也不會相信,權威還不夠。金屬貨幣在保值方麵確實無人可比,畢竟你不可能憑空變出金銀來。

大明沒有發行金銀幣主要是因為華夏一直以來金銀都非常短缺,金銀隻在權貴之間流通,基本不會出現在百姓手鄭甚至是銅幣都短缺,百姓不得不用實物作為交易的中介。

華夏大規模的使用銀子還是托大海航時代的福,西方人從美洲挖出金銀越華夏購買絲綢、茶葉、瓷器等華夏特產,為華夏輸入了大量的金銀貴金屬。一舉解決了華夏的貨幣短缺問題,為華夏的市場繁榮奠定了基礎。

現在大明江南已經有了這樣的苗頭,雖然身處王朝末世,但是江南依靠海外貿易獲取了大量的順差,主要就是金銀貴金屬。因為華夏商人隻認這個,很少需要歐洲饒其他商品。這些金銀的輸入造成江南市場非常活躍,經濟發達,與北方完全是壤之別,呈現一種畸形的繁榮。

但是發行金銀幣是一個係統的工程,需要一個大型勢力才能完成。鑄幣權是一個政權的重要權力,而且很多時候甚至是虧本買賣,因此江南的那些權貴們也沒有動力去涉足這一塊。

其實西班牙人輸入進來的墨西哥鷹洋是很受歡迎的,可見商人們對於金銀幣的需求是非常認可的。現在差的就是一個質量可靠、信譽有保證的金銀幣,這也是魯若麟需要鑄造出來的。

傳統的金銀貨幣製造是用的熱鑄,費時費力而且損耗還非常大。加上金銀的獲取非常困難,所以華夏朝廷在貨幣上從來都是虧本的。

華夏選擇熱鑄而不是冷鑄主要是兩個方麵的問題,一個是沒有堅硬的模具,二是缺少動力係統。而這兩點興漢軍恰好都得到了初步解決。

濟州島鋼鐵廠的工具鋼經過這兩年研究發展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用來做冷鑄的模具完全沒有問題。與後世的相比無非是需要更換的時間更短一點,完全不影響使用。

濟州島的風車動力係統已經非常發達了,利用差速齒輪輸出強大的動力也沒有什麼問題。何況純金銀的硬度本身就不高,當然魯若麟不會傻到用純金銀做貨幣,即不實用也不劃算,肯定會使用合金的。

魯若麟召集了匠師協會的高級工匠們一起來運作此項目,會長萬金山主持了會議。

“此次發行興漢軍貨幣的事情非常重要,希望各個部門引起重視。我們的目標是模仿西洋夷饒金銀幣樣式發行興漢軍自己的金銀幣,為興漢軍的發展提供支持。”萬金山已經和魯若麟溝通過了,明白了魯若麟的意圖,所以具體怎麼操作已經不用魯若麟操心了。

萬金山作為興漢軍體係內最早的工匠,又是魯若麟的鄉親,整個工匠體係雖然是在魯若麟的指導下建立的,但是主要的操刀人卻是萬金山。所以萬金山在工匠這個體係內的威望是非常高的,他也從一個平凡的鄉下木匠成長為了一位行業領袖,可以是機緣加上了自己的努力,一分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