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安寧對現在的生活非常滿意。
同樣是幹活,在韃子那裏是豬狗不如,這裏的待遇缺猶如進了堂一般。
不但一可以吃三頓,而且三頓都不帶重樣的,還可以放開了吃。
這些飯菜即使是他當奴隸前都沒有吃到過,用料絕對十足。他就看到過工地的夥夫將大把大把的雪鹽往菜裏放,還有其他的醬油醋之類的也同樣不少,完全不像是在給他們做大鍋飯,簡直就像是在做酒席。當然,那口大鍋和當鍋鏟用的鐵鍬有點出戲。
餘安寧最喜歡吃的是土豆燉肉,那個味道吃多少遍都不會膩。可惜工地上肉食比較少,補給不易,更多的時候肉食是燒魚塊。
靠近海邊,自然不缺海產品,為了保證大軍和民夫的補給,後勤司將捕魚船隊直接開到了附近,就近捕魚提供物資。
良好的夥食讓這些剛剛歸順的漢民非常滿意,雖然幹活比較辛苦,但是他們反而都長好了,以前枯槁的外形開始漸漸變得圓潤起來。
雖然活比較多,但是興漢軍也不是往死裏用他們,該有的休息時間是不缺的。
在休息的時候,文宣司就會把人員組織起來進行學習,主要是興漢軍的一些規矩,還有日常的注意事項。
興漢軍待遇好,同樣規矩也多,特別是各種衛生條例,稍微不注意就會違反,所以要經常教育。
這些漢民裏也有一些孩童,如果沒有興漢軍他們也會成為韃子的奴隸,永世不得翻生。
興漢軍的到來徹底改變了他們的生活。
在工地,興漢軍組織了一批婦女成立了托兒所,為那些需要工作的婦女提供托兒服務。至於那些半大的孩子,都進了工地的臨時學校,即學習了知識,也免得他們在工地上到處跑發生危險。
興漢軍對教育的重視從來都不大折扣,哪怕是在戰時,又是剛解救漢民,但是興漢軍還是創造條件開設了學堂。
這樣的舉動在那些漢民眼裏簡直就是菩薩再世,很多人都是激動的給老師磕頭。
這些老師都是臨時客串的,教孩子們一些拚音和識字還是沒有問題的。
餘安寧因為在工地表現比較好,被委任為一個隊的隊長,地位得到了提升。
通過經常與主管自己的興漢軍官員打交道,餘安寧知道了興漢軍的很多情況,對主管口中的濟州島更是充滿了好奇和向往。
“好好幹,肯定有機會去濟州島的。不過以後這裏也會發展起來,機會多得很。別看現在這裏一片荒涼,要不了多久就會變得繁華無比。相信我,你絕對會親眼見到奇跡。”
主管自信滿滿的話語一直都在餘安寧的耳邊回蕩,那種豪情萬丈讓餘安寧非常羨慕,也非常渴望。
“餘隊長,今的工作安排我跟你一下。”主管白橋是建築司的一個基層官員,餘安寧的隊就在他的管理之下,也是通過他餘安寧才知道了很多興漢軍的事情。
白橋也是遼東出身,但是他比較幸運,早早的就去了白翎島,算是興漢軍裏的老人。勞工出身的他,通過學習成為了建築司的官員。因為同為遼東人,溝通起來更方便,被委任為管理金州漢民的官員。
“白科長,您,我記著。”餘安寧立馬恭敬的道。
餘安寧對於興漢軍裏很多人都識字非常驚訝,興漢軍裏上傳下達都通過文書,不識字根本連命令都看不懂。如果餘安寧識字,白橋就不會口述了而是直接給文書了。
餘安寧從來沒有這麼迫切的想要學習識字,這個要求白橋也非常讚同。想要在興漢軍裏麵混出頭,不識字是肯定不行的。好在興漢軍有提供掃盲班,在白橋的指點和介紹下,餘安寧已經開始學習拚音,相信不久之後就可以獨立識字了。
“你們隊今的任務是搬運水泥,我們工段的水泥已經不夠用了,必須馬上補充,等會你叫齊你的隊員跟我一起去轉運站,先把水泥領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