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順城在被包圍一後,興漢軍終於發動了進攻。
興漢軍的攻擊首先從炮兵部隊開始,大大的炮有上百門。這是炮兵部隊第一次大規模亮相,盧憲非常重視,親臨戰場第一線指揮。
旅順城頭也有大炮,是清軍繳獲的明軍裝備,炮手也都是投降的明軍。在興漢軍開始炮擊的時候,清軍的大炮也開始反擊。
本來清軍大炮居高臨下應該在射程上更占優勢,但是清軍的大炮缺乏保養,炮手技術也參差不齊,加上興漢軍的大炮製作更加精良,反而在射程壓製了清軍,令清軍的反擊根本沒有效果。
城頭本來就不多的清軍大炮很快就被興漢軍的彈雨淹沒,喪失了反擊的能力。沒有了火炮的威脅,興漢軍的投石機和弩炮也開始上前開火了,韃子是徹底體會了把興漢軍遠程打擊的犀利。
為了防止興漢軍攻破城牆,拜爾尼幹脆將城門堵死了,連出擊和逃跑的機會也沒有留給自己,準備與旅順城共存亡了。
麵對興漢軍疾風暴雨般的遠程打擊,拜爾尼心如死灰,也怪他沒有經驗,將大量士兵布置在了城頭,準備抵抗興漢軍的攻城。結果在這一波打擊下,很多缺少掩護的士兵被打死在了城頭,讓本來就緊張的人手更加雪上加霜。
韃子不缺與人對砍的血性和勇氣,但在這種遠程打擊下卻非常無助和無奈,隻能龜縮在女兒牆下將命運交給老爺,連頭都不敢冒一個。
至於攻城梯,實話,興漢軍根本就沒有準備。那種用人命堆、往上爬的攻城方式,興漢軍並不感冒,所以韃子的很多準備注定要落空了。
從一開始興漢軍就準備用爆破的方式打開旅順城的烏龜殼。
今的主要任務就是將城門前的壕溝填平,為坑道作業掃除障礙。
在今大戰開始的時候,施工隊就已經開始挖地道了。地道口上有帳篷做掩護,挖出的泥土也被隱蔽的運走,城頭上的清軍完全沒有發覺。
在火炮和火槍兵、弩兵的不間斷打擊下,敢於冒頭射箭還擊的清軍寥寥無幾,為興漢軍填平壕溝掃除了威脅。
早就準備好的土袋被步兵們飛快地扔進了壕溝,本來就不寬闊的壕溝很快就被填平了,通往城牆的通道被完全打開。
韃子正準備迎接興漢軍的蟻附攻城,興漢軍卻如同退潮一般縮了回去,讓韃子摸不到頭腦。
拜爾尼不知道興漢軍後續有什麼手段,在等待了一會見興漢軍沒有動靜,立馬安排人員救治傷員、搬運屍體,趁機修複受損的設施和城牆。
而興漢軍的主要工作轉為霖下,順帶加固包圍圈,防止韃子狗急跳牆。
戰事進行到這個地步已經沒有多少懸念了。清軍完全沒有防爆破的準備和心理,即使知道興漢軍在挖地道,更多的也隻是防備興漢軍進城偷襲,這也是以前常用的攻城手段,隻要有地甕,不難發現挖地道的動靜。
連著兩,興漢軍都沒有動靜,每都是用大炮狂轟一陣。炮兵陣地如今成了教學的現場,老兵們手把手的教新兵如何開炮和瞄準,機會難得。
越是這樣拜爾尼越是覺得興漢軍有什麼陰謀,心中越是不安。漢人就是狡猾,盡是使些陰謀詭計,還不如幹脆攻上來血戰一場來的痛快。
“大人!大人!漢狗在挖地道!”有個韃子飛快的跑到拜爾尼身邊,大聲道。
“地道?原來是在打這個主意。走,去看看。”拜爾尼精神一震,找到了興漢軍的攻擊方向,再做出應對就容易多了。
古代的城牆邊都會有一些地甕,就是用來防備敵軍挖地道的。
“大人,就是這個方向,你聽。”士兵把拜爾尼帶到一個地甕麵前,拜爾尼附耳一聽,果然有咚唚挖掘聲從裏麵傳出來,興漢軍在挖地道是沒跑了。
拜爾尼又跑到其他幾個地甕裏聽了下,還是最開始的那個聲音最清晰響亮,那個方向是沒得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