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輕易的就打敗了杜度的大軍,自身損失微乎其微,這大大出乎了盧象升他們的預料。
黃濟部的真實戰鬥力讓盧象升他們有些吃驚,按照他們的理解,消滅上千韃子,自身傷亡隻怕隻多不少。即使是這樣,也是難得的勝利,是值得大吹特吹的,像黃濟這樣幾乎是零傷亡就很嚇人了。
為此盧象升他們特意讓黃濟暫緩打掃戰場,他們要好好觀摩一下。
整個戰場,除兩處都有的韃子、戰馬屍體,還有一些受傷垂死的韃子和失去主饒戰馬,但是更多的是密密麻麻的弩箭,猶如平原上的野草一般,幾乎沒有落腳的地方。
黃濟部的重裝步兵們正在逐個將那些受傷頗重的韃子殺死,受傷較輕的就會捆起來俘虜,無他,活韃子比死的更加值錢。
盧象升隨手拿起一支弩箭,這支弩箭做工精細,箭杆用硬木製作,非常圓潤。箭頭鋒利,都是用上好的鋼材製作而成。箭尾都裝有羽毛,看樣子是鵝羽。
再拿了幾支其他的弩箭,基本都是一模一樣,隻是有些弩箭的箭尾用的是鴨羽或者雞羽,除此之外沒有什麼差別。
盧象升第一次開始正視黃濟部的遠程部隊。
在大明的軍隊裏,弓弩和火槍並不是主要的作戰單位,騎兵和步兵才是主流。當初他還在好奇黃濟部為什麼要配置如此多的遠程力量,見識了黃濟部的不間斷遠程打擊,才明白這種作戰方式的可怕。
盧象升要來了一具黃濟部的弓弩,拿在手裏把看。秉承興漢軍的一貫風格,這把弓弩做工同樣精細,竹製弓臂加了鋼片,硬木弓身。弓身上加有腳蹬,方便上弦,使用非常簡便。
這把弓弩威力比大明的弓弩威力強了不少,難怪能夠在密集射擊時對清軍造成如此大的傷亡。
黃濟部的火槍同樣如此,比盧象升手上的精致不少。特別是火藥,全都顆粒化、定製化,使得填裝速度比大明的火槍手高出不少。而且黃濟部的火槍手根本沒有炸膛的擔憂,對火槍的質量非常有信心。
最特別的是弩炮,簡單實用,對付密集部隊效果相當的好。比起大炮,更加輕便廉價。
這些東西每一樣都沒有什麼特殊的,最多算是精良。但是如果大規模製造就非常考驗實力了,特別是每一個武器都是如此。即使是朝廷的將作監也做不到,隻有興漢軍龐大的工業體係才能結出這樣的果實。
這還不是最難的,滿地的弩箭和打出的子彈才是最恐怖的。這都是錢啊!也隻有黃濟部才有這個實力去這樣奢侈的進攻,換個部隊早破產了。
而且這樣打仗也不是沒有隱患,一旦弩箭和火藥供應不上,黃濟部的戰鬥力直接就腰斬了。所以哪怕是豪奢如黃濟,也在派人回收戰場上的箭矢,實在是浪費不起。
明白了黃濟部的作戰方式,確定自己學不來後,盧象升等人也失去了繼續探究的興趣,開始清點戰場上的收獲。
韃子屍首加俘虜有八百多具,其中俘虜有六十多人,完好的戰馬有兩百多匹,其他的不是受傷就是倒斃,今晚的肉食不會缺了。
這些韃子身上的武器準備都交給了盧象升他們,唯獨馬匹黃濟都留了下來。黃濟部輜重眾多,再多牲口都不夠用,現在盧象升他們的後勤都需要仰仗黃濟提供,所以對於馬匹都分給黃濟也沒有意見。
何況今他們就是在一旁壓陣,沒有受到任何損失,就收獲了一批裝備。而且這些韃子的腦袋也會有一部分算在他們頭上,總之是賺大了。
這樣的分配結果是皆大歡喜,全軍的士氣更是高漲。
清掃過戰場後,全軍繼續向前推進了三十裏,然後安營紮寨,準備休整之後再對杜度的大本營發起進攻。
相比起盧象升大軍的歡喜地,杜度大營內的氣氛要凝重的多。
雖然損失了一些士兵,其中絕大多數是蒙古人和阿哈,杜度手上的實力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但是對於士氣的打擊就比較嚴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