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代善撤軍(1 / 3)

本來就沒有騎兵師人多,韃子原本指望用衝擊力打垮騎兵師,不過在甫一接觸就被壓製,在他們心頭籠上了一層陰影。

不過韃子確實彪悍,這些傷亡非但沒有讓他們懼怕,反而激起了他們的凶性,更加凶猛的衝了過來。

到了這個時候就要看各自的真本事了,冷兵器的殘酷在這個時候顯現的淋漓盡致。刀光劍影已經不足以形容了,血肉橫飛才是常態。在飛速的戰馬帶動下,被戰刀劃過的身體基本上是非死即玻

雖然騎兵師的士兵們有鋼甲護身,韃子同樣不差,很多韃子都有雙層甲,甚至三層甲,防護同樣不差。

這個時候就體現出騎兵師的訓練成果了。騎兵師的士兵們很少有單打獨鬥的,範圍的配合是主要的訓練科目。當雙方騎兵糾纏在了一起,已經很難將速度提起來了,這個時候唯一的方法是殺死前麵的一切敵人,轉彎和調頭是不是存在的,騎兵的戰法就是向前!向前!

騎兵師的人比韃子多、裝備也不差、訓練同樣嚴格,或許在體格上沒有韃子強壯,但是一旦糾纏在一起,幾個人圍毆一個,效率還是非常高的。漸漸的,騎兵師開始占據上風,被斬落馬下的人也以韃子居多。

剛開始的時候韃子對騎兵師的傷害還是比較大的,畢竟麵對凶悍的韃子,很多新兵都會緊張、害怕,訓練的成果發揮不到五成。作戰經驗也沒有韃子豐富,在碰撞到一起時,倒下的更多是興漢軍的騎兵。

麵對這個情況,王德川雖然心疼,但是也知道這是必然要經曆的過程,沒有經曆血與火的洗禮,騎兵師就不能真正成長起來。

好在經過初期的緊張和混亂後,騎兵師開始穩住了陣腳,並展開反擊,逐漸占據了上風,王德川的臉上終於有了笑容。

近戰中騎兵多用短兵器,也有喜歡用長兵器和奇異兵器的,但是這個不是主流。弓箭隻適合遠距離作戰,近戰的時候沒人會傻得拿出來。不過興漢軍騎兵裝備的弩箭和火槍就不一樣了,近距離同樣可以使用,特別是在圍毆的時候,有人牽製圍攻目標,還有人可以拿出弓弩和火槍輕鬆瞄準。

鎧甲在肉搏時非常有用,但是在麵對弩箭和子彈時,依然不夠看。很多韃子不是被興漢軍砍死的,他們都是死在近距離的弩箭和火槍攻擊之下。

很多韃子在被圍攻的時候麵對火槍和弩箭都是無能為力,除了大叫卑鄙無恥之外,隻能眼睜睜的看著那些弓弩和火槍瞄準自己。為了躲避這些弩箭和子彈,韃子的戰鬥力大打折扣,死的就更快了。

代善在戰事陷入焦灼的時候臉就陰沉了下來。昨夜的騷擾根本沒有起到效果,騎兵師的官兵依然精神抖擻,完全不像一夜沒睡的樣子。除了剛開始的時候清軍占有優勢外,後麵清軍基本是被壓著打。固然有清軍人數少的原因,但是騎兵師很快就從混亂中恢複過來也有很大的關係。

興漢軍與明軍有個很大的區別就是戰鬥意誌非常頑強,也不懼犧牲。在這樣的肉搏戰場,越是怕死死的越快。清軍為什麼戰鬥力這麼強?因為他們有各種製度讓你變得不怕死,這個世界有各種懲罰比死亡更恐怖。而且窮人隻有爛命一條,想要好生活隻能拚命。

興漢軍不怕死則是因為思想建設做的好,他們知道自己戰鬥的目的和目標,知道自己要為何而戰,即使死亡也是崇高的、有意義的、值得的。而且興漢軍的各種製度也保證了他們沒有後顧之憂,所以在與韃子作戰時顯得異常勇猛。

真正的強軍可以做到損失七成還堅持作戰,極端情況下即使全軍覆沒還在戰鬥而沒有逃跑。明軍一般損失三成就會崩潰逃跑,清軍則可以做飯五成甚至以上。興漢軍還沒有經曆過這樣殘酷的戰鬥,無法做出判斷,但是就眼前的情況看,承受傷亡的能力不比清軍差。

眼見戰事不利,代善沒有孤注一擲的將剩下兵力投入進去。清軍的滿洲旗丁是非常珍貴的,既然沒有取勝的希望,那就及時止損,再找機會。反正撤退對四條腿的清軍來從來都是一個重要的選項,來去自風本來就是漁獵民族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