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加固李家莊(1 / 3)

莊外的樹林在上次的工程準備中已經被盧象升和清軍砍伐過一遍了,剩餘的樹木不是很多了。

黃濟的命令是將李家莊周圍的樹林全部砍伐一空,收集木材的同時也厘清了射界,對防守方的遠程武器是非常有利的。

並且將稍遠一些地方的樹木也都砍伐過來,圍牆加高堅固和防禦設施的製作要用到許多木頭,簡直是多多益善。那些用不上的枝椏之類的也可以用來做燃料,一點都不浪費。

莊內的所有空地上都搭建了簡易的窩棚,除了縱貫李家莊的那條主路保持暢通外,其他地方都用來住人了。

百姓的營地被安置在了靠近運河一邊,那裏是最安全的地方,不用擔心受到韃子的攻擊。並不是盧象升他們就這麼好心把最好的位置讓給百姓,而是怕百姓被攻擊時容易慌亂,反而造成混亂,還不如放在後麵省心。

李家莊在靠近運河邊有很多的倉庫,以前都是用來儲存各種貨物的,現在都被清空了。裏麵的貨物都轉移到了那些民宅裏,特別是那些大戶人家,都改做倉庫了。原來的倉庫則被用來安置百姓,方便實用。

黃濟的做法不是沒有遭到楊國柱和虎大威他們的反對,自己的士兵都還在外麵住帳篷,將最好的倉庫讓給那些泥腿子住,這讓他們很是想不通,要不是黃濟的部下同樣在住帳篷,他們就要鬧起來了。

黃濟他們是從濟州島出來的,軍民一家的概念是受過魯若麟長期深刻教育的,而且在實際中也一直在踐校

即使黃濟他們的兵有很多都是從津招募的,但是骨幹和軍官都是濟州島出身,特別是鎮撫司更是全部由濟州島訓練出來的。在他們的訓練和影響下,黃濟部其實和興漢軍其他部隊的差別不是很大,唯一的區別就是有一些士兵受到的熏陶還不夠。

正是基於這種一脈相承的理念,黃濟他們對平民的態度與楊國柱他們是截然不同的。

楊國柱他們有種高高在上的上位者心態,認為平民就應該為軍隊犧牲。黃濟他們則認為自己也是平民的一部分,是從百姓中走出來的,以後也會回歸平民的生活。而且因為自身的強大,有責任保護弱者。

儒家其實也有同樣的理念,“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就是這樣的體現。所以深受儒家思想影響的盧象升倒是對黃濟他們的行為非常讚賞和認同,認為他們真正做到仁義之師、威武之師。

昔日嶽家軍餓死不搶糧、凍死不拆屋,才能造就無敵的威武之師,盧象升認為黃濟他們也是走在了同樣的道路上。

有了盧象升的支持,楊國柱和虎大威他們才沒有繼續鬧騰,雖然心裏依然有點疙瘩。

百姓們不知道黃濟和楊國柱他們之間的別扭,但是他們對黃濟把倉庫讓給老幼住,自己住帳篷是非常感動的。

為此百姓中為數不多的一些老人特意前去拜訪了盧象升,對盧象升他們是一番吹捧,好話不要錢似的往外倒。像什麼仁義之師、王者之師,救民於水火、解民於倒懸,怎麼好聽怎麼。

其實能夠前去拜見盧象升的也不可能是什麼年老的農夫、工匠之類的,起碼都是昔日的鄉賢,甚至是詩書之家。其中甚至有一個退休的老官員,雖然官職不高,也算是盧象升他們的老前輩了,也不知道這些養尊處優之輩是怎麼活下來的,隻可能是身體硬,家人保護的好了。

對於這次拜訪,盧象升是覺得非常有麵子的,雖然事情都是黃濟在操弄,但是畢竟是在自己的領導之下,而且是得到自己認可和背書的,盧象升自然與有榮焉。

讀書人都好麵子,武將其實也不能免俗。黃濟多八麵玲瓏的一個人,他自然感到了楊國柱和虎大威他們的不滿,所以在安排這些老者拜會盧象升時,特意交代他們要把楊國柱和虎大威也吹捧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