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王對王(1 / 3)

多爾袞和盧象升達成的協議豈是曹主薄可以有權更改的?

但是麵對快要崩潰的朱慈賞,曹主薄實在是不出那麼狠心的話。隻得告訴朱慈賞自己回去後一定將他的想法告訴盧象升,讓他想辦法將他也換回去。

明知道這個希望很渺茫,但是朱慈賞已經沒有其他辦法了,隻能死馬當作活馬醫了。當即就給曹主薄承諾隻要自己可以回去,以後會有良田萬畝相贈。

韃子雖然抄光諒王府的家產,但是那些田產和店鋪還在,隻要德王他們可以回去,那些東西自然還可以要回來,所以至少現在的德王還算不上分文沒有,這個承諾兌現的可能性還是非常大的。

見兒子張口就許諾萬畝良田,完全是把德王府的財產看成是自己的,德王卻沒有開口阻止。因為他知道朱慈賞想要回去的可能性不大,滿清至少需要一個有分量的俘虜,除了自己就是朱慈賞。在確定自己可以換回去的同時,朱慈賞的命運已經決定了。

畢竟是自己的兒子,還是不要打破他最後的幻想了。朱由樞心底有一絲羞愧和同情,但是生死麵前,實在沒有更好的選擇了。

曹主薄隨行還帶了不少的生活用品,至少可以暫時緩解一下朱由樞他們的困境,讓他們明出場的時候不至於那麼難堪。

至於德王府的那些女人,如果是魯若麟在這裏或者還會爭取一下,但是無論是盧象升還是多爾袞都有意無意的根本就沒有提這一茬,好像她們並不存在一般。這點即使是當事人朱由樞都沒有意見,何況其他人。世情如此,又有誰記得那些可憐的女人。

曹主薄回到李家莊將多爾袞想要會麵的想法告訴了盧象升和黃濟,倒是讓他們有點意外。

到了多爾袞這個級別,很少有這麼任性的時候。不過既然多爾袞率先提出了要求,盧象升和黃濟倒也不會拒絕。

不到時候防護等級絕對是最高級別,投鼠忌器之下,沒有願意去冒險嚐試幹掉對方的主將,除非有非常大的把握全身而退。

按理,如果在隨行人員裏麵埋伏幾個弓弩手,還是很有可能幹掉多爾袞的。但是即使成功了,也會麵臨清軍的瘋狂反撲,不死不休的那種。這與盧象升和黃濟的計劃就完全不相符了。

盧象升和黃濟並不是想要主動去尋死,而是希望借擊敗多爾袞的機會掌握戰略上的主動,順勢將清軍趕出關外。裝備大量馬匹的清軍,機動能力也不是明軍可以比擬的,至少清軍可以保證敗而不滅,逃跑都比明軍有優勢。

所以李家莊防禦戰的初衷是保存自己,大量殺傷清軍的有生力量,為驅趕清軍創造條件。刺殺多爾袞與這個目標完全背道而馳,何況盧象升骨子裏也是個高傲的人,不屑用這樣低級的手段。

不過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安排一些射術精良的火槍手和弓弩手還是很有必要的,至少在出現衝突的時候可以作為威脅的手段。

很快到鄰二中午,多爾袞和盧象升來到了預定的交換地點。

論排場,多爾袞可比盧象升強的多了。織金龍纛高高揚起,還有相應的幢、幡、旗、旌、華蓋、執扇等,這還是因為此時是戰時,很多儀仗簡化聊緣故。滿清的很多禮儀都是仿照的明朝,不過現在不是特別重視這些罷了。畢竟戰爭是滿清的主旋律,禮儀之類的東西還是能省則省吧。

其實多爾袞入關的時候根本就沒有帶什麼儀仗,他是來打仗的,不是來遊山玩水的。騎馬多快活,要什麼儀仗啊。這些東西其實都是朱由樞的,直接被多爾袞拿來使喚了,反正都是親王的東西,大家等級都一樣,不存在逾越和掉價。

其實真正的親王儀仗比現在看起來的更加龐大和複雜,看起來很威風,其實也忒繁瑣和累人,不是重大的場合也沒誰願意擺出來。因為不但別人難受,自己同樣不能有分毫逾越規矩的地方。當然這條在滿清王爺們身上不存在,都是行伍出身,自由慣聊,他們也就是在皇太極麵前顯得規矩一些。至少那種親王們的養尊處優、高貴大氣在他們身上還沒有養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