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象升他們用好奇的眼光看著孫什,孫什就講了他與德王妃之間的故事。
其實也沒有多麼狗血,孫什是山東濟陽人,離濟南很近。十年前濟陽大旱,孫什一家逃荒去了濟南。那個時候的孫什還沒有加入魯若麟的海船,隻是一個濟陽的貧苦農民。
來到濟南的孫什一家又遭遇了疾病的襲擊,父親病死,母親和弟弟、妹妹也是危在旦夕。走投無路的孫什隻能在路邊賣身,希望可以換些銀兩給母親和弟弟、妹妹看病。
也是孫什運氣好,那正好德王妃去寺廟上香還願,正好路過那裏。偶然揭開簾子透氣的時候看到了孫什,見他賣身求醫,一時動了惻隱之心,令隨身的丫鬟給了他十兩銀子,也沒有要什麼回報,直接走了。倒是那個丫鬟多了句嘴,孫什運氣好,王妃剛進完香,身上還有菩薩的仙氣,讓孫什趕上了。
估計丫鬟也沒有想過什麼回報的事情,隻是單純的向要告訴他這個事實。
孫什拿著這十兩銀子,不但治好了家饒病,還順利的度過了那個災荒。可以正是德王妃的十兩銀子救了他們一家饒性命,雖然德王妃隻是一時善心發作。
事後孫什打聽到給自己銀子的是德王妃,還特意去德王府門前磕了頭,管事也隻是把這個事情當做趣事給諒王妃聽,隨便拍馬屁德王妃菩薩心腸,將來一定會有福報之類的喜慶話。德王妃早就忘了,也沒當回事,點點頭就是了句:“還算是個知恩義的”,這事就過去了。
後來孫什外出闖蕩,機緣巧合之下加入了魯若麟的海船,幹起了跑海的勾當。再後來現代魯若麟魂穿,勢力開始暴漲,一幹當初的老兄弟都跟著雞犬升興旺發達起來。
孫什也是有能力的,能從眾多兄弟中脫穎而出當上旅長,沒點本事根本不可能。
自從魯若麟拿下白翎島,在白翎島安家之後,孫什也想辦法將自己的母親、弟弟和妹妹接到了身邊,一家人過起了幸福安康的好日子。
如果不是這次奉魯若麟的命令帶兵來支援黃濟,他還不知道濟南被清軍攻破,德王一家都被俘虜的消息。
原本以為此生可能和德王一家再無交集,當初那個恩情再也無法回報的孫什又燃起了心底的記憶。得知德王妃也被俘,並且不在交換的名單之中後,孫什就求上了黃濟,讓他想辦法將德王妃換回來。當初對孫什有恩的是德王妃,德王與他沒有半點恩情,這恩要報就要報在德王妃身上。
對於黃濟,孫什自然什麼都交代了,知道孫什是為了報恩,黃濟再為難也要想辦法。
從曹主薄那裏得知德王妃和一眾郡主因為要獻給皇太極,所以待遇還算不錯,沒有遭遇什麼難堪的事情。當然,一旦到了遼東,皇太極一聲令下,她們的命運可能就非常悲慘了。
所以即使想要將王妃她們換回來,還要有點策略。否則一旦清軍知道留不住她們,知道會怎麼對待她們。黃濟覺得既然要換回王妃,幹脆連那些郡主也一起換回來算了,也算是為自己積德。
通過王妃當初施舍銀子,換來今孫什的傾力相報,黃濟也覺得這個世界是有因果的,還是應該多做善事。至少是在自己能力的範圍內多幫助別人,解救郡主正好是順帶的。
這個事情他們甚至都不敢告訴盧象升,怕他否決了更加難辦,所以才會有黃濟在交換當突然提出要交換德王妃和郡主們的要求。
雖然這個事情盧象升可以理解,也很欣賞孫什有恩必報的性格,結果也很圓滿。但是這樣擅自做主的事情絕對不能縱容,此風絕對不可漲。
“黃濟、孫什,雖然你們所做的事情情有可原,但是卻違反軍紀。念在戰事在既,懲罰暫且記下。現在我罰你們二人每人二十軍棍,當即執行,以肅軍紀,可有怨言?”盧象升板著臉道,雖然黃濟和孫什不是自己的直接屬下,而且自己還有求與他們,但是這次的事情影響太壞,不懲罰黃濟他們對盧象升的威信是非常大的傷害。而且盧象升相信黃濟和孫什不會讓自己為難,這點自信盧象升還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