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是聰明人,合則兩利、分則兩害,而且現在還有一個共同的敵人--滿清,誠然大明急需興漢軍的兵馬支援,但是離開了明廷的支持,興漢軍想要像以前一樣輕易獲得人口和資源就比較困難了。
所以魯若麟在沉思了一會後對陳新甲道:“這樣吧,這批新兵沒有見過血,始終是差了一點。我從遼南再調一萬兵馬前往津,攔截韃子去路。”
這樣的安排正和陳新甲的意,畢竟遼南到京師比濟州島近的多,支援起來更方便。而且以陳新甲對興漢軍的了解,知道興漢軍能夠再抽調一萬人確實不容易了,所以也非常滿意。
“還請濟州伯盡快,韃子肆掠京師,聖上心急如焚,時間緊迫啊。”陳新甲催促道。
“我會盡快派快船前往遼南。不過韃子肆掠京師,多少無辜百姓受到荼毒,寒地凍的,又缺衣少食,不知道又要死多少人。本伯想盡量將他們接到遼南去,暫避韃子迫害,希望朝廷能夠允許。”魯若麟也趁機提了條件,要我派兵可以,但是也要讓我痛快撈人才校
陳新甲沉默了一會,“也好,就讓他們到遼南暫避一下吧。這些百姓的生計就請濟州伯多多費心了。”
“為朝廷分憂,理所當然。”魯若麟的笑意很真誠,但是在陳新甲看著很窩心。
陳新甲的第二站選在了鋼鐵廠,這很正常。
鐵器在封建時代是非常重要的戰略資源,軍事、民生都離不開它。偏偏它的產量非常低,遠遠不能滿足國家需求,因而價格也非常昂貴。
這年代的生產力低下,出來生產技術落後的原因外,生產資料的缺乏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
即使是最簡單的種地,很多農民使用的工具都是木質的,稍微講究點的可以在上麵鑲點鐵皮,就這已經是難得的好器具的。這樣的生產工具你又能指望收獲多少糧食。
正是因為鐵的產量太低,更多的鐵都用在了軍隊上麵,畢竟農具可以用木頭的湊活,兵器你能用木頭的嗎?你敢讓士兵們拿著木質的武器上戰場,士兵們就砍了你的腦袋來發泄。
為了節約鐵料,軍隊中裝備最多的武器是長矛,不是它最好使,而是因為它最省鐵料。至於百煉成鋼的武器,那更是隻有高級將領才會擁有,普通的士兵能夠有把一般的鐵質武器就不錯了。
參觀過興漢軍的軍隊,真正見識了什麼叫做鋼鐵雄師之後,陳新甲對於興漢軍為何能這麼奢侈的用鋼鐵武裝士兵全身起了非常濃厚的興趣。
對於一位兵部侍郎,隻要是與軍隊相關的事情他都感興趣,何況是其中最關鍵的鋼鐵。
首先映入陳新甲眼簾的是綿延十餘裏的鋼鐵生產區,一排排的窯爐冒著滾滾濃煙,雖然是大冬的,隔著老遠都能感受到陣陣熱浪。
如此巨大的規模將陳新甲等人震的不輕,雖然朝廷的很多作坊規模也不,但是與眼前的興漢軍鋼鐵廠相比就遠遠不如了。
這裏的一切都與鋼鐵有關,堆積如山的鐵礦石、煤炭,各種配套的鋼鐵加工作坊,密密麻麻的風力鍛造機房,廠區內縱橫交錯的鐵軌,還有上麵裝滿貨物的軌道馬車,這裏的一切與朝廷的冶鐵作坊截然不同。
對於魯若麟如此大方的向自己展示興漢軍的鋼鐵秘密,陳新甲等人是非常滿意的。他們看得非常認真,想要從中找到興漢軍大規模生產鋼鐵的秘密,沒有放過任何一個細節,並且不時的發問,陪同的人員除了一些比較敏感的技術問題含糊其辭,其他的都一一做了解答。
魯若麟帶著他們進的第一個廠區是做成品加工的,至於加工的東西不是陳新甲他們預料的兵器鎧甲,而是生活用品和農具。
不先把你們鎮住,你們又如何知道興漢軍的真正分量。這就是一個下馬威。
進入廠區,陳新甲等人看到的就是分文別類堆放整齊的一堆堆成品,都是一些捕、剪刀、鐮刀、斧頭、鋤頭、鐵鍬等物品。每個成品上都刷了一層桐油防止生鏽,除了刃口,其他地方還做了氧化處理,每一個都寒光閃閃,分量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