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確保收到稅嗎?”陳新甲有點懷疑。
“那些商人在大明本土或許有關係有門路逃稅,但是在我興漢軍治下逃稅,引發的後果他們承受不起。不過既然朝廷收了他們的稅,那麼他們的商品就應該可以光明正大的在大明銷售,不能再視為走私。而且朝廷的稅率不能太高,否則容易引起他們的反感,讓他們鋌而走險。”魯若麟提出的方案對三方都有好處,特別是那些沒有什麼太大背景的中商人,一旦他們的貿易合法,就不用提心吊膽的賄賂那些本土的官員。
“此事還需本官稟明朝廷再定奪,不過本官原則上同意你的想法。”看來有時候惡人還需惡人磨啊,那些世家大族一個個在大明鼻孔朝的看人,到了興漢軍還不是乖乖的交稅,也沒見敢鬧騰一下。
“那好,江南地界通商地點就放在鬆江崇明島好了。距離近,往來方便,又相對獨立,不會影響到周邊地區。還可以通過長江做上遊的生意,一旦做開了,我保證朝廷收錢都收到手發軟。”魯若麟又向陳新甲畫了個大餅。
“崇明島?不行,那裏駐紮有長江水師,不是個適合做生意的地方。我看就放在上海縣吧,那裏有黃浦江、吳淞江溝通太湖蘇州,更適合做生意。”陳新甲略微思考了一下,換了個地方。“不過你部隻能是商船前往貿易,不得派出兵馬。”
“陳大人,這也為免太苛刻了吧?您也知道,這海上行船,有幾個不帶家夥什的,否則隻怕命都保不住吧。”魯若麟馬上就不幹了,這年頭能夠跑海的本來就軍民不分,怎麼可能分的那麼仔細。
“本官隻是提醒你,駐軍是肯定不可能的,不要做的太過分就校否則惹惱了朝廷,關閉交易點,受損失的可就是你了。”陳新甲也不是那麼死板,有些地方靈活處理就可以了,大家心知肚明。
“明白,明白,絕對不會讓朝廷為難,我所求的不過是安安穩穩的做生意就可以了。”魯若麟立馬點頭保證。
談妥了物資交易的事情,下一個魯若麟關心的重點就是人口遷移的問題。
“陳大人,這遼南地域廣闊,以後興漢軍還要繼續同韃子交戰,爭取收複更多的失地,這區區五十萬人口如何能夠使啊,就是招兵也招不到多少啊。”魯若麟又開始叫屈了。
“五十萬已經是極限了,再多的話朝堂上的禦史言官們就有話了,往外輸出人口可是朝堂大忌。”陳新甲為難的道。
“興漢軍馬上就要效忠朝廷,如何能是外人呢?”魯若麟辯解道。
陳新甲端著茶杯看著魯若麟沒有話,但是意思已經很明確了,這話對外人還可以,大家都是明白人,就不要穿了。至少在魯若麟展現出足夠的忠誠與誠意之前,這些已經是朝廷能夠做到的極限了。
“隻是五十萬人確實不夠啊。如今京師、中原等地流民眾多,對朝廷來也是巨大的隱患,何不允許他們來到遼南自謀生路?”魯若麟明白了陳新甲的意思,也不再糾結什麼自己人外饒話題了。
“流民遍地是我等無能,有愧聖上信任啊。如今這些流民四散逃離,戶籍混亂,連有多少人也不清楚。而且個個拖家帶口的,日子確實艱難啊。濟州伯能夠接納起碼可以讓他們活下來,已經是仁至義盡了,我等如何能夠阻擋他們追求生路呢?”陳新甲沒有正麵回答魯若麟的問題,但是話裏的意思魯若麟已經明白了。
是隻允許移民五十萬,但是萬一流民太多,朝廷也不會認真去追查,反正這些流民朝廷救濟不了,隨時有可能造反,是顆巨大的定時炸彈,魯若麟能夠把他們弄到遼南去不定朝廷還暗中舒了一口氣。不過在正式的文檔裏肯定不會這麼的,絕對會是朝廷支援興漢軍抵抗韃奴,遷移人口用來實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