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天殺的狗賊(1 / 3)

冷口的明軍守將覺得自己的運氣實在是太背了。

冷口是薊鎮的重要關隘,是交通和軍事上的要地。戚繼光任薊鎮總兵時,曾在此修邊城、築敵台,作為衝要之地。隻是後來朝廷財政日益緊張,對於各邊防要地的修繕逐漸廢弛,冷口關也隨之破敗起來。

祝化安來到冷口已經有幾年了,作為長城關口的守將,關外的威脅時刻存在,特別是自從韃奴嚐到了入關搶劫的甜頭,破關牆而入已經成了一種常態。祝化安能夠到冷口上任,就是因為上一任的守將在與韃子作戰時戰死了,沒有身份背景的他被安排到了這個危險之地。

上任後的祝化安沒有將精力花在整修武備上麵,朝廷連軍餉都發不齊,更加不會有錢批給冷口重修關隘。何況即使修好了,以明軍在冷口駐軍的戰鬥力,也不過是給清軍送人頭而已。所以祝化安隻是簡單的將關牆修理了一下,然後將主要的精力放在了賺錢上麵。

冷口關外就是草原,是蒙古饒地盤,雖然朝廷禁止與蒙古人進行貿易,但是隻要肯想辦法,自然還是有門路和蒙古人做買賣的。

除了牲口貿易,這些年羊毛暢銷,作為中間商的祝化安很是賺了不少。拋開戰爭的威脅,冷口守將這個職位還是很有搞頭的。

隻是這些年韃子入關的頻率越來越高,長城一線的關口多有被攻破的,守將的下場也就好不到那裏去,不是被殺就是被俘後投降。究竟哪個關口會成為韃子進出關的通道,因為每次韃子的選擇都不相同,所以祝化安隻能祈禱千萬別選到自己頭上。

這次清軍入關選擇的是西線,讓身處東線的祝化安長噓了一口氣。但是好景不長,嶽托出關時一路向東奔來,冷口被清軍選做出關通道的可能性頓時大增。

待到陳新甲令人快馬將嶽托即將進攻冷口的消息傳到祝化安手上,祝化安心裏的僥幸徹底沒有了。

隨消息抵達的還有陳新甲嚴令祝化安緊守關隘,遲緩清軍出關時間,等待援軍到達,否則嚴懲不貸的命令。

對於援軍什麼的祝化安嗤之以鼻,根本就不報什麼希望。現在的明軍能夠把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守住就不錯了,根本就不敢出城去增援別的地方。唯一有能力與韃子對抗的關寧軍和宣府軍還在南邊呢,哪裏會有什麼兵馬增援冷口,不過是上官為了讓自己死守冷口而給的一個虛無縹緲的承諾。

祝化安派出了幾組夜不收,一路南下打探清軍的動向,直到清軍過遷安直逼冷口,祝化安心底裏的最後一絲希望徹底破滅了。

是守城還是逃跑,祝化安內心非常的糾結。至於投靠韃子,這個選項不在祝化安的考慮範圍之內。不是走投無路,誰願意到滿清去做奴才啊。

守肯定是守不住的,即使是拚了老命,也不過是一和半的區別,最後終歸是個死。

議事堂裏的將領們都用期盼的眼神望著祝化安,希望他能帶大家逃離這個死局。但是祝化安不開口,下麵的人都不敢話。

“家眷們都送走了嗎?”祝化安朝著自己的心腹問道。

“回將軍,夫人和少爺以及諸位大饒家眷已經送走了。”心腹立馬回答道。

因為冷口時刻麵臨戰爭危險,所以這些將領們的家眷都不在這裏。為了應對即將可能發生的意外情況,祝化安讓心腹將家人都轉移隱藏起來了,萬一自己鋌而走險,也不至於連累家人。

不但他自己的家眷,在場的將領家眷也都做了安排,從這點上他還真的是愛兵如子了,這也是將領們願意服他的原因之一。祝化安縱有百般不是,但是對手下確實不錯,做買賣賺的錢也願意分一些給下麵的將士,在冷口守軍中的威信還是不錯的。

其實從祝化安轉移冷口關將領們的家眷開始,大家已經知道他不可能死守了。轉移那些家眷防的不是韃子,而是朝廷的秋後算賬。

“那就好。這冷口關守肯定是守不住的,嶽托手上有幾萬人,根本就不是我們可以抵擋的。但是棄城而逃的話,朝廷追究下來不但死罪難逃,而且會禍及家人,大家該怎麼辦吧?”祝化安始終無法下定決心,想先聽聽手下們的想法。

這些手下們麵麵相覷,也不敢隨便給祝化安出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