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盧象升就帶著一隊親兵進京了,沒有通知任何人,那急急忙忙的樣子似乎不是去領罪的,反倒是像去領賞一樣。
這份對朝廷的忠誠魯若麟是拍馬也趕不上,讓魯若麟唏噓不已。
盧千奇也出發了,帶著一批精幹的手下,還有一隊金州軍士兵,名義上是給崇禎皇帝送繳獲的。
這次金州軍的繳獲不少,除了金銀財物之外,還有就是一些韃子的軍旗、儀仗之類的,朝廷對這些比較看重,再就是一些韃子的俘虜。
三千俘虜太多,沒有朝廷的命令不可能一下子都送過去,隻能先送一批罪孽最深的過去給朝廷用用。萬一崇禎想要祭祀太廟,魯若麟送過去的這些東西正好用得上,這可都是上好的祭品。
當然,盧千奇送除了送東西之外,還要盡快去京中炒作輿論,將民眾的攻擊目標轉移到高起潛身上,順便在京師設置情報據點,這個事情隻能由他親自去負責完成。
盧象升的離開為魯若麟接手雄軍創造了非常有利的條件,金州軍鎮撫司和後勤司人員的入駐更是瞬間引爆了雄軍士兵的熱情。
首先就是夥食供應上發生了巨大的改變。
按照金州軍的平時夥食供應標準,一日三餐,有魚、有肉、管飽,味道也比以前好得多,雄軍的士兵從胃上就先被金州軍征服了。
然後是標準的冬裝每人發放了一套,這是讓雄軍士兵眼饞了很久的東西,現在終於到手了,每個人都是喜笑顏開。
雄軍士兵本就不多,經過長時間的征戰,現在隻有四千多人了,津駐地的預備物資足夠他們完成換裝。武器裝備則要等他們完成訓練後才會更換。
為了長遠的打算,雄軍將會被送到遼南進行訓練,增加他們對金州軍的認同福
雄軍雖然經過盧象升的鐵腕治理,各種陳規陋習比其他明軍要少得多,但是弊病依然不少,整個指揮體係也是需要大動的。
不過現在為了保持穩定,金州軍並沒有對各級將領進行調整,暫時仍由他們來指揮,隻是增派了很多鎮撫司人員慢慢開展工作。
隻有等到時機成熟了,基層士兵對金州軍認可了,才會對能力不足的將領進行調整。
雄軍原本就有自己的戰功記錄核實體係,這次隻是在原來的基礎上繼續加強和完善,保證做到公平、公正,士兵們要的就是這個。
金州軍的獎勵標準也適時公布了,瞬間就引燃了整個雄軍。
賞銀子、獎田地,還有提升軍餉等級,一整套組合拳下來,雄軍的士兵發現自己似乎發達了。
按照金州軍的標準,個人斬首韃子一級的,賞銀十兩、田五畝,軍餉提升一檔。首級為集體獲得的,賞賜平均分配。
金州軍中普通士兵軍餉不算各種獎勵也有一兩銀子每個月,提升一檔就可以達到一兩二錢,提升幅度很高了。
至於這些軍功田當然是在遼南,有十年的免稅期。軍功田不比民田,沒有數量限製。普通人家一戶最多隻能擁有200畝田地,軍功田隻要你殺的夠多,理論上是無限的。
不過,即便是再勇猛的人,能夠親手殺死的韃子也不會太多,客觀上一個軍人不會擁有太多的軍功田。
對於戰死的士兵,除了撫恤的銀子,按照等級,撫恤田從二十畝到一百畝不等。這些被稱為烈士田的土地免稅期為二十年,可以由直係親人繼常
雄軍的士兵都是大名、廣平、順德三府的人,這次韃子入侵他們的家鄉也是受創不輕。如果給這些士兵們分了田,肯定會有很多士兵的家屬願意到遼南去耕種。即穩定了軍心,又增加了移民,可謂一舉多得。
而且鎮撫司的官兵還不斷的宣揚去遼南的各種好處。除了軍功田,每個移民過去的家庭還會分到二十畝田地耕種。不過這些田地不屬於個人所有,需要他們以後用勞動所得贖買。價格不高,也沒有利息,隻要肯吃苦,一般四五年就可以還清。
還有其他的各種優惠政策,雄軍的士兵早就聽金州軍的士兵們過。作為軍人,他們還有優待,金州軍可以免費發給他們鋼製農具一套,而不是像其他的百姓一樣是賒借的,這更堅定了他們去遼南的決心。
金州軍很快就將雄軍斬獲的韃子首級收走了,與此同時獎勵的銀子也直接拉到了軍營,開始兌現發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