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兩個選擇(2 / 3)

與大明相比,金州軍的發展則要好太多了。不管是從黃濟他們嘴裏,還是從去過濟州島的商人和百姓口中,大家都異口同聲的稱讚濟州島為太平盛世之地,這就更加讓盧象升這樣有誌於救亡圖存的人好奇和向往了。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也許可以從濟州島那裏找到解決大明問題的辦法呢?

盧象升能感受到魯若麟的親近之意,也知道金州軍的發展急需人才,不過雖然他被朝廷革職了,但是依然不想幫朝廷之外的其他勢力做事,哪怕金州軍名義上也屬於朝廷,所以才會有那麼一點糾結。

去還是不去呢?

“孫什馬上要在濟州島成親了,他好歹也在您手下血戰一場,您無論如何也要去喝杯喜酒。”魯若麟將孫什結婚的事情都拉了出來,這個理由非常正當,讓感覺虧欠了孫什的盧象升也不出話來。

“那就再麻煩魯大人一回,順便去遼南和濟州島看看吧。”最終盧象升還是被魯若麟服了。

人情這東西,欠一次是欠,欠兩次也是欠,反正已經欠魯若麟很多了,也沒必要糾結是否再欠一次了。虱多不癢債多不愁,大概就是盧象升此時的心態吧。

“太好了!我馬上去安排!”魯若麟大喜,連忙將邢廣才叫來,讓他去安排盧象升去遼南和濟州島的事情。

看著比自己還要興奮的魯若麟,盧象升總覺得其中有什麼貓膩。不過自己忠於朝廷,是肯定不會幫金州軍做事的,隻是去逛一逛、看一看,這點堅持盧象升自信還是有的。

對於盧象升這樣的大神、頂級人才,魯若麟是非常希望可以收為己用的。魯若麟如此賣力的幫助盧象升,除了對他的人品和能力非常欽佩之外,想要把他拉進金州軍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

魯若麟沒有幻想一下子就讓他加入到金州軍來。而且盧象升心誌堅定,是不會那麼容易改變自己初衷的。

單純的靠服和利誘並不能使盧象升動心,除非能夠找到盧象升的弱點,有針對性的布置,讓他自己主動改變想法。那麼,讓盧象升去遼南和濟州島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環了。

再多的言語也比不過自己親眼所見、親耳所聞,隻有當盧象升親自到了遼南和濟州島,看到了金州軍的現狀,才有可能促使他改變想法。

皇帝和華夏子民這兩者在盧象升心中究竟哪個更重要一些,這個魯若麟不清楚。

不過按照魯若麟對華夏文饒了解,但凡有報國之心、救世情懷的,憂國憂民的想法肯定是有的。隻要是個文人,都知道“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道理,隻是有人掛在嘴邊,有人付諸行動罷了。

到百姓的生活水平,以及對百姓的關愛,魯若麟有自信對這個世界的所有政權一聲:“在座的都是辣雞。”

魯若麟相信以盧象升的那種強烈救國情懷,對於金州軍治下百姓的生活現狀肯定不會無動於衷。隻要他看到了魯若麟治下百姓過的生活,是否還會堅持自己原來的想法就不好了。

比起大明的傳統農業社會,金州軍的工商業社會明顯更加先進,魯若麟不相信這種製度上的優勢吸引不了盧象升。

魯若麟開開心心的送走了盧象升,手下的人自會安全的將他送到遼南,這個不用他操心,後麵等自己回到濟州島就會有個結果了。

盧象升剛走,魯若麟就等來了已經回京的王懷義王公公,以及另外一個王公公,內廷大佬王承恩。

實在是財帛動人心,兩個王公公不想等到獻俘儀式之後了,今就跑來找魯若麟商量合作的事情,崇禎缺錢啊。

魯若麟倒是不以為意,內廷越是表現得急迫,證明合作的可能性越大,魯若麟越有可能從中撈到好處。

依然是大堂裏麵,三人分主客坐定,開始著一些場麵話。

無非是王承恩公公恭喜魯若麟大功在手,封爵指日可待,實在是光宗耀祖、前途無量。

魯若麟當然要回應一些都是皇帝和朝廷指揮有方、支援得力,並不以金州軍新附而猜忌,反而充分信任,這才能夠擊敗韃子的謙遜之言,讓王承恩非常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