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遼南都督府(1 / 3)

其實事情沒有魯若麟想的那麼複雜,根本的原因還是朝廷沒錢了。

這兩年朝廷對東江軍的支援已經越來越少了,已經到了可有可無的地步,經常是好久都見不到一艘運送錢糧的船隻了。

自從孔有德叛亂、尚可喜投金,朝廷在登州和遼東沿海的力量被嚴重削弱,加上財政虧空越來越嚴重,已經無力對孤懸海外的皮島進行補給和支援了。

朝廷最後一次大規模支援皮島還是崇禎十年朝鮮被清軍征服,皮島麵臨清軍攻擊的時候。當時沿海總兵陳洪範統率八千名明軍來皮島支援作戰,為守住皮島也出了一份力。在此之後,朝廷幾乎就將皮島和東江軍給遺忘了一樣。

不是朝廷不想維持東江軍對滿清威脅,隻是實在無能為力而已。加上東江軍對滿清的騷擾作用日益降低,戰果也寥寥無幾,使得朝廷幾乎有了放棄皮島,將東江軍調回內陸的想法。

不過沈世魁知道回到內陸自己也沒有什麼可以立足的地方,總不能跑到津和自己侄子一起搶食吃吧?他可拉不下這個臉。所以一直沒有答應朝廷挪窩的想法。

好在金州軍的異軍突起拯救了東江軍的局麵,不但接收了大部分東江軍的軍屬和平民,而且時常還會接濟一番。

東江軍與金州軍也有生意往來,他們通過自己的渠道收購遼東特產,再販賣給金州軍或者白翎島上的商人,還能賺一些錢糧,日子也就這樣堅持下來了。

隻是這樣一來,東江軍對金州軍的依賴就非常嚴重了,幾乎到了離開金州軍就活不下去的地步。朝廷自然將這個情況看在了眼裏,所以幹脆將東江軍劃歸到魯若麟名下,這樣就可以名正言順的減少自己的負擔,將東江軍交給魯若麟去養。

“東江伯德高望重,還是伯爵,讓下官去指揮東江軍,這不太合適吧?”魯若麟雖然有點眼饞,主要是皮島的位置太好了。但是沈誌奎資曆、官位、爵位都不比自己差,會不會心甘情願的聽從自己的指揮還真難。

雖然東江軍對金州軍依賴很重,而且金州軍對東江軍也有恩,但是涉及到這種領導權的歸屬,依然有翻臉的可能。

“你的金州軍戰績比東江軍高,實力也比東江軍強,何況這是朝廷的安排,他安敢不聽命?而且這次朝廷有意委任你為遼南都督府左都督,沈世魁為右都督,歸遼東經略使洪承疇節製,朝廷並沒有虧待他。”楊嗣昌又放出了一個重磅消息。

“遼南都督府?”魯若麟一愣。

五軍都督府倒是聽過,遼南都督府是個什麼鬼?不會是朝廷新設的吧?

“遼南都督府是朝廷鑒於遼南位置非常重要而特意增設的,為的就是方便你統禦遼南地域的所有兵馬,抗擊韃奴。遼南都督府所轄地域為遼南、濟州島、皮島、白翎島等地,日後所收複之遼東地域也劃歸遼南都督府管轄。”楊嗣昌解釋道。

果然是量體裁衣、度身定製啊。看似升官了,其實朝廷啥都不用出。金州軍能管的還是那些地盤和人手,隻不過出去好聽一點罷了。

而且左都督這個官職在朝廷早就成了虛銜,並沒有多大的實際權力,隻是名義上使得魯若麟的職位比沈世魁高那麼一點,實際上依然是各管各的那一塊,沒啥卵用。

朝廷真正的統兵官職是總兵,要是沈世魁不配合,魯若麟根本就調不動東江軍的一兵一卒。朝廷看似好意,其實是在甩包袱和埋雷,這樣一想更是讓魯若麟有些蛋疼。

金州軍的隊伍來源非常單一,都是魯若麟自己組建的嫡係人馬。現在多了一個東江軍,要是能夠整合得好還好,要是整合得不好,反而會造成矛盾和隱患。

這就是一顆包著毒藥的蜜糖,就看魯若麟的毒抗能力強不強了。

不過東江軍的那些軍士,還有皮島這個地盤魯若麟還是非常感興趣的。雖然有些難度,但是魯若麟相信隻要願意花些功夫,還是可以吃得下的,關鍵就是要搞定沈世魁。

明白了朝廷的用意,魯若麟也沒有怎麼激動,淡淡的道:“下官一定會和東江伯精誠合作,共抗韃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