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同化與陽謀(2 / 3)

但是進士和秀才的身份差別讓他們的地位壤之別,一個是高高在上的官老爺,享受尊榮和富貴;一個是官老爺的幫閑,髒活、累活、苦活全都是他們做,有功勞也是官老爺的,一輩子寄人籬下。

餘師爺和賀師爺做夢都想做一名名正言順的官員,可惜在大明那無疑是癡人夢。按照他們的身份,最多也隻能做吏,但是吏在衙門裏是非常受人歧視的,而且也沒有前途可言,絕大多數的讀書人是不屑為之的。

金州軍的培訓與考核並不是考核令人頭皮發麻的四書五經八股文,而是培養和考核實用型技能。包含算學、拚音、地理、曆史、典章製度、法律條文等,都是以實用為主。

金州軍非常重視理念上的教育,對官員的素質也有嚴格的要求。如果不能認同金州軍的治理理念,即使再高的才能,金州軍也不會要。

雖然考核合格之後隻能從基層的官員做起,但是隻要你有能力,會做事,想要升起來也是非常容易的。特別是金州軍現在處於快速發展的階段,機會非常多,也非常容易出頭。

聞陽楚也不傻,從兩位師爺的言語中就知道他們動心了。不過礙於主從多年的關係,他們不會開口離去,否則名聲就壞掉了。

“這個考核難不難?”聞陽楚問道。

“聽餘大人講,隻要認真學習,並不難通過。其實這個培訓更多的是灌輸金州軍的治理方式,能夠更快的融入進去開展工作。連那些識字不多的書生,還有從良的青樓女子都能通過,想來不可能太苛刻。”餘師爺回答道。

“原來如此。”聞陽楚點零頭,並沒有接著往下,而是問起了另一個問題:“你們平遼伯對我究竟是什麼意思?是真的要重用,還是有什麼其他的意圖?”

不是聞陽楚生性多疑,而是作為朝廷委派的官員,立場上然就與金州軍有差異,不能不懷疑魯若麟這樣做的用心。

“東翁作為朝廷打入金州軍的契子,朝廷是希望通過東翁擴展朝廷的影響力,慢慢將金州軍真正的收為朝廷所用。這個意圖不但大人心裏清楚,金州軍上下同樣不可能不知道。但是平遼伯依然毫不猶豫的就將大人接納並委以重任,在我看來,無外乎兩個原因。”餘師爺想了一下回答道。

“哪兩個原因?”聞陽楚立馬嚴肅起來。

“一個原因就是平遼伯對大饒認可。聽當初如果沒有得到平遼伯的認可,大人也不會被委派到遼南來,不知可是真的?”餘師爺問道。

“確實如此。楊閣老也曾對我過,金州軍與大明不同,沒有實幹之才是無法立足的。我也是因為辦過一些實事,才會被楊閣老選鄭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平遼伯才會同意我到遼南來上任。”起這個事情聞陽楚還是非常得意的。

聞陽楚隻是一個三甲進士,一直都在地方上打轉,按前途比那些京官差遠了。不過因為他在地方上比較務實,這次才會被楊嗣昌選中委派到遼南來。

雖然到遼南來肯定會麵臨很多困難,而且前途未卜,但是其中也蘊含著機遇,就看各人怎麼看了。

而且為了補償聞陽楚,朝廷將他從知縣一步提拔到同知,也算是超拔了。

“看來平遼伯對東翁也是做過一些了解的,否則不會輕易讓一個自己看不中的人來到遼南。”賀師爺在一旁附和道。

“應該是如此。那就要到第二個原因了,既然平遼伯明知東翁代表的是朝廷,是朝廷滲透金州軍的契子,那為什麼平遼伯一點都不擔心,非但沒有架空東翁,反而委以重任?”餘師爺這是賣了一個關子。

聞陽楚也非常給麵子的應和道:“為什麼?”

餘師爺得意的道:“那明平遼伯一點都不擔心底下的官員和百姓倒向朝廷,反而有把握收服東翁。”

“收服我?平遼伯哪裏來的這麼大的自信?”聞陽楚有些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