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以大壓小(2 / 3)

“弟兄們早就憋著一口氣,這次一定要讓韃子好看。”沈世魁這幾年被清軍壓著打,早就憋著一肚子的火,這次配合金州軍作戰勝算挺高的,東江軍也想表現一下鼓舞下士氣。

“老沈,如果這次打退了韃子的進攻,金州軍在遼南也就算是徹底立住了,韃子肯定會在複州一帶駐紮重兵以防我們出擊威脅到遼陽和盛京,皮島的重要性就會大大的降低,你有考慮過以後怎麼辦嗎?”魯若麟突然將話題轉移到東江軍的前途上,讓沈世魁的臉色有些難看。

東江軍的出路在哪裏,實話沈世魁自己都不知道。

東江軍成立之初的目標就是解救遼東漢人,消滅韃子。隻是隨著清軍逐漸強大,東江軍實現目標的希望越來越渺茫,收複遼東完全成立一個不切實際的夢想。大家完全是為了殺韃子而殺韃子,已經迷失了方向。

好在金州軍的異軍突起讓收複遼東出現了一絲曙光,夢想又有了實現的機會。隻是完成這個夢想的主角卻已經不是東江軍了,他們已經成了一個配角,心中的失落與迷茫可想而知。

“不留在皮島又能去哪裏?”沈世魁有些消沉的道。

魯若麟拿起酒壺給沈世魁斟了一杯酒,與他對飲了一杯,然後直言不諱的道:“老沈,實話,東江軍的士兵都是好兵,在你們手裏有些糟蹋了。”

沈世魁聽了臉色非常難看,但是在金州軍的戰績麵前他確實無話可。

“東江軍在毛總兵手下的時候可謂兵強馬壯士氣旺盛,讓老奴如芒在背,是抗擊韃子的重要力量。隻是後來毛總兵冤死,東江軍又幾經變故,元氣大傷,再也不複往日之風光。當然,這裏麵的原因太複雜,你是當事人應該比我清楚。”

魯若麟的話勾起了沈世魁的傷心往事,臉上露出了痛苦的神色。

“袁蠻子卑鄙無恥,要不是他害死了毛大帥,東江軍何至於落到如今的地步。”沈世魁咬牙切齒的罵道。

“毛總兵確實死的冤枉,不過即使沒有袁崇煥,東江軍的衰弱也是無法避免的。僅以我個饒觀點來,東江軍孤懸海外,沒有一個穩固堅實的大後方,敗亡是早晚的事情。”

“打仗打的就是後勤錢糧,東江軍遠在皮島,想要補充錢糧器械隻能從大明本土運輸。不但路途遙遠,而且損耗巨大。如果東江軍能夠在對韃子的作戰中起到關鍵作用還好,朝廷咬咬牙也就認了。可惜皮島不過是一個輔助戰場,起到的作用無非是騷擾威脅韃子的後方,而且戰果有限,這就讓朝廷無法忍受了。”

“到位置的重要性,比起關寧一線,皮島的重要性無疑要低得多。朝廷的錢糧供應關寧軍都困難,哪裏還有餘力供給皮島。隻是貿然放棄皮島責任太大,誰有承擔不起,所以才會這樣半死不活的拖著。”

“本來如果把你們遷回本土,好好安置,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可惜地方上對你們遼東人多有歧視,甚至虐待,這才造成孔有德他們反出朝廷。恰恰又是孔有德的叛亂徹底的使朝廷放棄了繼續用東江軍來兩麵夾擊韃子的想法,你們被朝廷拋棄掉也就順理成章了。”

沈世魁神情黯然,顯然被魯若麟中了心事。

“嗬嗬,是啊,咱們遼東人沒有用了,朝廷自然就不想管我們了。我們在遼東被韃子屠殺,回到大明還要被自己人嫌棄,下之大哪裏又有我們遼東饒容身之所。但是遼東是在誰手裏丟掉的?是楊鎬、是王化貞這些朝廷派來的官員!正是因為有這些無能之輩,才使得我們遼東子弟家破人亡,成了無處容身的孤魂野鬼。”沈世魁滿心怨恨的道。

像沈世魁這樣的遼東子弟確實有資格抱怨朝廷,為了與後金作戰,遼東子弟付出了太多,但是卻沒有獲得應有的待遇。

“老沈,朝廷因為征稅已經鬧得民怨沸騰、叛亂迭起,又被韃子幾次肆掠京師,連官員的俸祿都發不出來了,想要指望他們繼續支持已經不可能了。你們又不像關寧軍,仗著為京師守門戶好歹可以要一些錢糧,將你們甩給金州軍也是迫不得已。”魯若麟昧著良心為朝廷解釋了幾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