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以小見大(1 / 3)

越是深入了解了濟州島百姓的生活狀況,盧象升的心情愈發沉重。

同樣的子民,在大明生不如死,到了濟州島卻過上了富足的生活,如果僅僅隻是個例好還,可以是特殊情況。但是以盧象升了解的情況,來到濟州島的大明百姓基本都發生了翻覆地的變化。不光是大明的百姓,就連從朝鮮、日本過來的人也過上了好日子,那麼問題隻能出在統治者身上。

這些百姓對金州軍的擁戴達到了極高的程度,可以皇帝來了都不好使。誰讓百姓過上了好日子,百姓就擁戴誰,道理就這麼簡單。

那些來到濟州島的朝鮮人和日本人正在以飛快的速度漢化,希望成為真正的漢人,得到魯若麟的庇護,不用再返回自己的家鄉。他們不光是語言,就連衣著和風俗習慣也在向漢人靠攏,刻意的想要抹去自己的族群特征。

隨著濟州的名聲愈發響亮,每都有不少的漢人、朝鮮人、日本人躲開官府的管控偷渡來到濟州島,甚至催生出了一大批專門做人口販運生意的兼職商人。

就連那些原本駐紮在大員和澳門的西班牙人、葡萄牙人、荷蘭人也紛紛到濟州島定居。

比起澳門和大員,濟州島這個開放的城市更加適合貿易和居住。更重要的是金州軍對他們並不排斥,隻要遵守金州軍的法律,他們就可以自由的活動。

這些西班牙人、葡萄牙人、荷蘭人是非常有錢的,但是在澳門和大員他們即使是有錢也沒有地方花。不光是因為當地的開發不夠,更主要的是難以獲得充沛的物資。

但是這種擔心在濟州島就不存在了,發達的配套服務行業讓這些歐洲人真正的體會到了東方文明的魅力。吃的、喝的、玩的,應有盡有,隻要有錢,生活簡直不要太舒服。

現在還不是歐洲文明強勢的時候,他們雖然有錢,但是文明程度並不高,對東方文明他們充滿了羨慕和向往。可惜東亞三國對他們的接受程度很低,使得他們無法體會到東方文明的魅力。

現在金州軍對他們敞開了懷抱,使得他們可以接觸到真正的華夏文明。

濟州城的一切讓這些歐洲人沉醉,這座城市不但比他們的那些殖民城市更加繁榮富庶,而且更加的文明。即使是他們的祖國,也找不到一個像濟州城這樣偉大的城剩

在他們的口中,濟州城是“東方的伊甸園”、“人間堂”,能夠生活在這裏是一種榮幸。

隨著歐洲饒增多,這些歐洲人開始在濟州島開設工廠,主要生產他們的拳頭產品,大炮和火槍。

要歐洲的火槍、火炮技術也是有自己的獨到之處的,特別是那些優秀的工匠,甚至比華夏的工匠更加出色。

對於歐洲人在濟州島開設武器工廠,金州軍不製止,但是嚴格管控。仔細到每一條槍、每一門炮都會被記錄在案。

這些歐洲人之所以願意接受這麼苛刻的條件,關鍵就是濟州島發達的配套產業。這裏幾乎有造槍、造炮的所有原材料和工具,甚至有些工具比在歐洲的更好。而且造出來的槍和炮也不愁賣,大部分都被金州軍采購了。

有這樣的基礎在,為了追求最大的利潤,這些歐洲人才會冒險將火槍和火炮廠開到濟州島。

火槍和火炮的生產技術目前都屬於絕對的高科技,任何一個國家和勢力都不會輕易外傳的。但是無論這些歐洲人藏得再怎麼好,在金州軍的地盤上進行生產,時間長了總會有一些技術會流出來。

金州軍的火炮廠就從這些歐洲人那裏學到了不少的技術,對金州軍的軍火生產起了很大的作用。

當然,也許這些歐洲人留了一手,最好的技術還是在歐洲,但是魯若麟相信假以時日,金州軍的技術一定可以追上甚至趕超的。

對於那些歐洲商人來,與華夏貿易最頭痛的問題是華夏什麼都不要,隻要銀子。造成他們的大量商品積壓無法變現,反而從美洲辛苦運來的銀子全都流進了華夏不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