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種糧食的話,你們怎麼完稅?”盧象升好奇的問道。
村長有點詫異的看了盧象升一眼,這個事情金州軍的官員大多都清楚,一般不會詢問,也隻有那些外麵的人才會對這個感興趣。村長因此猜測盧象升很可能不是金州軍的官員,或者是剛來金州軍沒多久。
不過他沒有因此而怠慢,依然認真的回答道:“官府會比照正常年景的糧食產量,再換算成銀子,我們直接交銀子就可以了。”
盧象升點點頭,這倒是一個不錯的法子,可以免去很多的麻煩。
“那你們吃的糧食呢?全都從外麵買嗎?”種地的長年累月要在外麵買糧食,盧象升總覺得有點別捏。
“當然了。反正在外麵買糧食也方便,價格也不貴。”村長笑著道。
盧象升這才反應過來,金州軍境內的糧店好像都是官辦的,無論是荒年還是災年,糧食的價格變動幅度都不大。這個舉措有效的防止了穀賤傷農、穀貴傷民,是穩定民心的重要手段。
想當初不是沒有人想打糧食買賣的主意,但是都被魯若麟毫不留情的拒絕了。
糧食這個特殊商品還是留在自己手裏更安全一些,哪怕為此付出一些更多的成本也是值得的。再了,魯若麟也沒想從糧食上賺錢,為金州軍供應充足的糧食才是最主要的目的。
見多了那些低買高賣、囤貨期間的奸商們,這個政策得到了金州軍上下的一致擁護。除了那些大糧商們,沒有人希望將糧食買賣交到那些商人手裏。
江南的那些大族們為什麼那麼囂張,連朝廷都要讓他們三分,他們最大的儀仗就是有錢並且有糧。要是他們聯合起來斷掉京師和江南的糧食供應,讓大明帝國崩潰都不是一句空話。
不過大規模斷糧是個核武器,沒有人敢輕易使出來,否則很有可能兩敗俱傷。偶爾用斷糧為手段威脅一下地方政府倒是常有的事,而且屢試不爽。
正是因為糧食供應渠道掌握在豪門大族手裏,官府自己的糧倉又常年虧空,地方的官員們很難不受製於那些大族。否則一個罷市就可以激起民變,地方的官員就會被問責甚至下台。在這樣的情況下,那些官員們能夠有什麼作為,更多的是同流合汙罷了。
可見將糧食供應渠道交到那些商人們手裏會是多大的隱患。
盧象升對金州軍的糧食政策是支持的,因為這樣做對官府才是最有利的。可惜這個政策在大明根本行不通,那些大家族的勢力太龐大了,沒有人可以扛得住他們的打擊。
“要是大家都去種菜,沒有人種糧食,那豈不是很危險?”這個問題一直是大明朝廷控製菜戶的主要原因,就是怕影響糧食產量。
“官府並不禁止大家種菜,但是這菜也不是誰都可以種的。”村長得意的笑了笑。
“請指教。”盧象升為人剛直,不懂就是不懂,並不羞於下問。
“這菜離了田間地頭,最好當就能送到城裏去,否則就不新鮮了。要是晚上幾送到城裏去,這菜也就沒有人要了,種材都要虧死了。即使有些比較耐儲存的蔬菜,比如蘿卜,也有一些遠一點的村子種,但是賣相價格肯定比不過咱們村子。所以離濟州城越遠的村子,種材越少,因為賺不到錢。”村長怕盧象升這樣的貴人不清楚農事,所以解釋得比較詳細。
這時盧象升才明白並不是誰都可以種材,特別是新鮮的葉子菜。
濟州城的新鮮蔬菜主要由周邊的村子供應,他們有這個便利條件。種菜比種糧食收入更多,不過也更辛苦一些,一年四季都在忙活,基本沒有農歇的時候。
正是因為這份辛苦,村民們都賺到了錢,生活條件比周圍的村子更好一些,是遠近聞名的富裕村,這一點從村民們的住房就可以看出來。
大部分的村民已經擺脫了茅草屋,起碼住上了磚瓦房。屋裏的家具擺設看著簇新,明顯置辦沒有多久。村子裏起碼一半的家庭有牛,由此可見村子的富裕。剩下的家庭不是買不起牛,而是因為牛的數量有限,根本不夠賣,他們還在排隊等候指標,或者等著買其他家庭的牛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