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過諸位大人,女子今為諸位大人獻唱幾首歌曲,希望諸位大人們喜歡。”其中一位姑娘找好位置站定後,開口道。
很是意外,是一口流利的漢話,雖然帶有一些口音,但是得已經不錯了。
另一位則用朝鮮話嘰裏呱啦的了幾句,想來應該是相同的內容。
完了開場白,老頭找了一個凳子坐下,居然拉起了二胡,而且音律非常熟悉,是劉浩然他們經常唱的《一條大河》。
“一條大河,波浪寬……”漢話的姑娘唱起來字正腔圓,比她的還要標準,而且聲音甜美,非常悅耳。
另一位姑娘則用朝鮮話唱了起來,聲音同樣動聽。
雖然這首歌劉浩然他們聽過無數次了,但是這樣的版本還真沒聽過,而且是女童聲、雙語版,覺得非常有意思。更主要的是兩位姑娘的聲音都非常的清脆悅耳,讓人聽起來非常的舒服。
一曲唱完,獲得了在場眾饒叫好聲,也讓老頭和兩位姑娘鬆了一口氣。
接下來兩位姑娘又唱了幾首朝鮮民謠和宋詞,雖然唱得也不錯,但是驚豔感就要差一些了。
見客人沒有不滿意的,賣唱三人組輕輕的鬆了一口氣,一個姑娘開始拿著一個托盤走向了劉浩然。
姑娘上來前明顯得到了掌櫃的指點,直接就找上了場上最尊貴的人,隻有劉浩然打賞之後,剩下的人才會出手。
劉浩然隨手在托盤裏放了一枚銀元,價值一兩,在這樣的場合不多不少剛剛好。
見到這枚銀元,姑娘眼睛一亮,盈盈一屈,用清脆的聲音道:“謝公子打賞。”
富婆劉伊人居然也打賞了一兩,讓劉浩然有些瞠目結舌。
“她們唱的很好聽。”劉伊人理所當然的解釋道。
好吧,這個理由很強大,劉浩然無法反駁。
其他的少年根據自己的情況,多多少少都打賞了一些,很快盤子裏就鋪滿了銀幣和銅幣。
這邊隻是頭,大頭還是祝昌友那邊,幾個土豪每人都打賞了一兩,讓姑娘樂得眼睛都笑成了彎月。
在一旁的老頭也很是高興,難得遇到這麼大方的客人,可謂大豐收。
掌櫃的同樣高興,這些賞錢他能夠分一半的。
等到兩個姑娘轉了一圈,老頭領著她們給在場眾人行了一禮,“老兒多謝諸位貴饒賞賜,祝各位貴人前程似錦,大富大貴。”
老頭一口漢話字正腔圓,非常流利,讓劉浩然非常詫異。
在朝鮮除了一些特殊情況,比如金州軍教授朝鮮孩童,其他能夠學習漢話的非富即貴,而且多多少少都會帶有一點口音,像老頭這樣得這麼純粹的比較少見,這讓劉浩然產生了一點興趣。
“老丈且留步。”劉浩然出言留人。
老頭有些詫異,但是非常聽話的停住腳步,貓著腰走到劉浩然麵前,“不知道公子有何吩咐?”
“老丈的漢話得不錯,二胡也拉得很好,不知道是在哪裏學的?”劉浩然問道。
老頭一愣,然後道:“老漢本來就是漢人,自然會漢話。”
“你是漢人?”劉浩然也沒有想到這個帶著兩個姑娘,穿著一身朝鮮服裝的老頭居然是個漢人。
“如假包換,老漢是宣府人,隻是來朝鮮的時間太長了,所以旁人都以為我是朝鮮人罷了。”老頭有些蕭索的道。
“既然是漢人為何不去濟州島,或者到港區去找份活計,卻要帶著兩個姑娘四處奔波?”劉浩然疑惑的問道。
在朝鮮的漢人本來就不多,木浦港這邊更是如此。如果不是有金州軍派駐在這裏的軍隊,還有過來做生意的漢人,木浦港這裏很少能夠看到漢饒身影。而且相比木浦周邊的朝鮮人,漢人始終是少數,所以隻要表明自己的漢人身份,基本都可以在木浦的港區找到一份不錯的活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