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惡有惡報(1 / 3)

因為上海不是金州軍的地盤,所以文宣司能夠動用的手段並不多,主要還是在音樂和話劇上。再加上一些輔助手段開展輿論宣傳,將東林黨的攻擊壓下去。

經過柳如是、譚明仲和林鎮遠的商討,決定在上海開幾場歌唱會,表演幾場話劇,將百姓們吸引過來,再趁機開展宣傳。在宣揚金州軍的正麵形象時,借機抹黑那些東林黨徒。從底層的百姓開始,依靠龐大的百姓數量,一步步的將東林黨的攻擊瓦解,再伺機予以反擊。

隨著東林黨表現出對金州軍的敵視,那些原本被譚明仲懲處和打壓的上海本地勢力又開始不安分起來,蠢蠢欲動,似乎想要找回場子。

就連上海的衙門也似乎有磷氣,個別看不清楚形勢的官員頻頻發聲,顯然不想做行道會的傀儡。

一些囂張慣聊衙役們在上官的暗示下再次出現在了街頭,想要再抖一抖威風,敲詐一些錢財。

這些衙役們剛剛得手了幾家,就在光化日、朗朗乾坤之下,被一群蒙麵歹徒當街襲擊了。所有人都被打斷了四肢,錢財也被搶走,囂張至極。

更可惡的是,這些歹徒行凶之時沒有一個人阻攔和報官,反而興致勃勃的圍著觀看,還在歹徒逃走時主動讓出晾路,為他們打掩護。

縣城內發生如此恐怖的“惡斜,令上海縣衙大受震動,甚至連鬆江府都驚動了。但是然並卵,官府對於此次事件完全無可奈何。

雖然大家都知道是行道會做的,但是沒有證據。以往像這種事情,控製著城市黑幫的官府和大族們很容易就可以找出蛛絲馬跡,並找到凶手。但是當行道會統一了上海的地下勢力,將衙門伸向地方的手斬斷,僅僅憑借衙門裏的那些衙役,根本就掌控不了整個上海縣城。

一時之間,那些人又想起簾初上海幫派被滅的事情,幾乎是同樣的手段,隻是這次更加囂張,完全是不加掩飾。

官府可以震懾地方靠的就是他可以合法的行使暴力,當他們遇到比他們更狠的人時,他們就沒轍了。

金州軍一直把握著一個原則,即使要動武,也是將目標對準那些底層的人,盡量不觸及那些官員,以免將大好的局麵惡化。所以哪怕上海縣衙和鬆江府衙的官員們心中非常惱火,但是也不敢輕易的撕破臉。

金州軍可不是善男信女,砍下的韃子腦袋都已經堆積如山了,戰鬥力那是杠杠的。一旦激怒了金州軍,金州軍真要發起狠來,江南有誰擋得住?靠那些衛所兵和水師?別開玩笑了,那些老爺兵們連海盜都打不過,更不用如狼似虎的金州軍了,那完全是拿雞蛋碰石頭。

要是上海縣或者鬆江府敢出動兵馬鎮壓,信不信早已銷聲匿跡的倭寇海盜馬上就會死灰複燃,並且會更加恐怖。金州軍換身馬甲攻破上海甚至鬆江很難嗎?聽金州軍麾下就有一幫倭人,安排一批倭寇簡直不要太簡單。

武將囂張、跋扈完全是正常情況,特別是那些強軍,金州軍這樣的已經是非常收斂了。所以為了不引起更大的衝突,這口怨氣上海縣衙和鬆江知府隻能咽下去。

很快,那些針對金州軍和行道會的動作全都停止了,隻有文人們心有不甘,仗著自己的特殊身份依然在四處叫囂。

大明就是對這些文人們太好了,刑不上大夫,即使是犯罪文人都可以受到優待。至於對文人們動武,很容易引起公憤,也容易敗壞名聲。除非是破罐子破摔,一般勢力都不會做這麼極賭行為。所以這些文人們有伺無恐,抹黑金州軍的力度空前,魯若麟在他們口中已經成了曠古絕今的人渣。

不過文人們控製輿論一般是在讀書人之間相互傳播,因為有共同語言嘛,總不能和那些泥腿子們去辯論是非觀點吧。畢竟原本社會的話語權就掌握在文人們手裏,普通百姓沒有知識、沒有地位,一般都是文人們什麼他們就信什麼。

不過金州軍的宣傳工作一向以簡單粗暴、直麵群眾而聞名,在文人們還需要將自己的觀點通過其他方式灌輸給普通百姓的時候,金州軍已經直接將自己想要表達的思想傳達給了百姓,而且是以最淺顯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