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飛天第一人(1 / 3)

“長伯,你觀這偽王阿濟格如何?”見清軍回營,洪承疇放下望遠鏡,對吳三桂問道。

“看似孔武有力,有桀驁之相。加上坊間傳聞,應該是一員猛將。”吳三桂的法看似有點褒獎的意思,其實是在貶低。

猛將?那是衝鋒陷陣的角色,與統帥有壤之別,自視甚高的吳三桂絕對有理由輕視阿濟格,哪怕他是滿清的王爺。

“興漢,你怎麼看?”洪承疇又將頭扭向了魯若麟。

魯若麟從容不迫的道:“阿濟格性格暴躁,缺少謀略,不過常年征戰使得他積累了不少的作戰經驗,指揮能力並不差。加上清軍向來彪悍,阿濟格又格外勇猛,一旦在野外遇到,硬碰硬之下,鹿死誰手尤未可知。”

阿濟格能夠在曆史留名,如果一點能力都沒有是絕對不可能的,至少在原本的曆史上阿濟格為滿清統一下是出了大力的。

雖然滿清這個平台的作用不容忽視,但是阿濟格自身的能力也不能否定。

洪承疇聽零零頭,並沒有進行點評。

在場眾人之中,洪承疇最看好的就是魯若麟和吳三桂。年輕、有知識、有能力、有手段、身居高位,前途一片光明。

隻是魯若麟的情況太過特殊,對朝廷來既是幫助也是威脅。洪承疇從心底裏不希望金州軍的勢力擴張太快,哪怕魯若麟表現得非常的恭順。

這無關乎個人情感,隻因為製度不允許。

雖然從嚴格意義上講,魯若麟並不是造反起家,並沒有對朝廷產生過什麼傷害,反而幫助很多。真要算汙點的話,最多是當初帶著一幫軍戶和船當了逃兵。

隻是朝廷講究的是普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魯若麟這樣的獨立勢力想要成為朝廷真正的自己人是不可能的,那怕他對朝廷的貢獻比吳三桂大得多。

在朝廷眼裏,出身非常重要,基本可以比喻為親兒子和幹兒子的區別。

要想壓製住金州軍,朝廷的實力必須要硬,也要有可以與魯若麟相抗衡的人物,吳三桂就是洪承疇準備培養起來製衡魯若麟的人。

雖然馬科和曹變蛟對洪承疇更加忠心,但是他們的能力和背後的實力決定了他們不可能起到製衡魯若麟的作用。

而吳三桂自身能力出眾,背後又有整個遼東將門支持,更有可能起到製約魯若麟的作用。

在洪承疇赴任之前,崇禎曾單獨留對,出了自己對金州軍的擔憂,希望洪承疇能夠未雨綢繆,早做應對。

隻是這個應對的策略絕對不包括將金州軍逼反,以朝廷目前的現狀,還承受不起金州軍翻臉的打擊。

既然不能翻臉,為了避免金州軍在遼東一家獨大,培植另外一個勢力相製衡就成了唯一的選項。就這樣,年輕果敢的吳三桂才進入了洪承疇的視野。

後續洪承疇會逐步加大對吳三桂的支持,傾斜更多的資源,使他能夠盡快成長起來,為朝廷守住遼東甚至京師。

此刻並非戰時,熱氣球不會一直飄在半空浪費燃料,隨著下麵的命令傳達,上麵的士兵開始減爐火,熱氣球緩慢的降了下來。

洪承疇親自接見了這個上的勇士,眼中充滿了欣賞。

這個士兵叫曾耀飛,個子又瘦又,其貌不揚,隻有一雙眼睛特別明亮。

曾耀飛這樣的條件基本很難有上陣殺敵的機會,不過他的學問不錯,以前都是做一些文書方麵的工作。

在熱氣球製造成功之前,經過了幾次的試驗,有成功也有失敗。前期都是用豬羊作為活物樣本,隻是比起人來還是有很多不足,無法試驗熱氣球在突發情況下的應變能力,所以征召試飛員勢在必校

鑒於熱氣球的特殊情況,試飛員的選擇標準是那種個子比較的人,可以減少熱氣球的負重,和後世飛行員、宇航員的選擇有很大的相似之處。

為了保密,以及為作戰做準備,試飛員都是從軍隊裏選拔的。除了個子要,文化水平也不能差,畢竟把人送上去是要做偵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