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你們若能轟開城牆,朕絕對不吝賞賜。”皇太極滿意的點點頭。
“奴才等誓死不敢有負聖望。”孔有德、耿精忠、尚可喜連忙下跪表決心。
在見識過明軍火炮的威力之後,清軍嘴上雖然不屑,但是身體還是很實誠的,從崇禎四年開始就自己製作大炮,在多次戰鬥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孔有德、尚可喜他們投降滿清之後,除了帶來了大量的人馬和火炮之外,還帶來了最新的火炮製作技術與人才。
有了人才和技術,加上滿清的全力支持,幾年間滿清就有了一支數量可觀的火炮隊伍,而且裝備的火炮都是仿製自歐洲的艦用長炮。
原本此類火炮都被稱為紅夷大炮,為了避諱漢人對滿清的蔑視,滿清改稱為紅衣大炮。
紅衣大炮能夠發射十公斤重的炮彈,射程也能夠達到兩裏多,甚至三裏,比起傳統的火炮優勢非常明顯。
當然大威力也帶來了大重量,紅衣大炮的平均重量有兩千斤,無法快速轉移陣地,在野戰中非常不利。所以紅衣大炮最大的作用是攻城或者守城,此次征戰南關正好是它們楊威的時候。
見皇太極將破城的希望寄托在漢軍身上,滿清的將領們心情有些複雜。
這幾年皇太極對漢軍的重視也引起了滿清貴族們的不滿,畢竟滿清的國力有限,資源更是匱乏,漢軍給的多了,滿清八旗的資源自然就會減少。
滿清的體製決定了即使是皇太極也不能掌控所有軍隊,主要的兵力都分配在各旗的旗主手裏,皇太極也不能隨意剝奪。
既然在滿八旗上沒有什麼文章可以做,皇太極就將擴張的目標放在了漢軍身上。漢軍因為投降的是滿清,效忠的對象也是滿清的皇帝,這就大大增強了皇太極的實力。
加上皇太極對待漢饒態度更加寬容,漢軍也願意支持皇太極。
除了增強自身實力,皇太極重用漢人也有現實的考慮。
如果滿清隻滿足於稱霸東北,自然有滿人和蒙古人就夠了。但是皇太極的野心從來不止於白山黑水,中原的花花世界才是皇太極的終極目標。
想要征服中原,僅憑滿人是絕對不夠的,哪怕加上聽話的蒙古人也不校隻有將更多的漢人招至自己麾下,皇太極才能實現自己的偉大理想。
當然,皇太極也不是一味的重用漢人,畢竟滿清的核心還是女真人,最多加上盟友蒙古人,漢軍隻是工具,絕對不能成為滿清的核心和高層。
如今皇太極勢大,加上這些年領導滿清成績斐然,威望與日俱增,那些滿清貴族們即使對皇太極的政策有些不滿也不敢出來,隻能藏在心底。
皇太極的到來預示著大戰即將開始,金州軍也開啟了全力備戰的模式。
各種守城器械開始搬上城頭,一直隱藏起來沒有放上城頭的大炮也開始進入炮位,布置在重點防禦位置。
南關並不是每一個地方都要重兵把守,整個南關一線適合清軍進攻的地段並不多,數來數去隻有那麼幾個地勢稍顯寬闊的地段有可能受到清軍的進攻。金州軍隻需要在重點地段放置重兵,其他地方用少量兵力沿線布防就可以了。
所以金州軍的大炮重點布置在清軍可能進犯的地段,隨時準備給予清軍迎頭痛擊。
連清軍都如此重視大炮的作用,金州軍就更加不用了。
濟州島的大炮工廠經過這些年的不斷發展,已經可以稱之為東亞地區的第一火炮生產基地了。
雖然沒有經過係統的統計,但是經過估算,金州軍的火炮產量絕對力壓大明和滿清,高居東亞的第一位。
質量上魯若麟也有絕對的信心。如果集中了東、西方技術所長,加上這個時代最先進的冶金技術還幹不過大明和滿清,魯若麟都要找塊豆腐撞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