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是走是留(2 / 3)

清軍如此大規模的進犯自然不可能瞞得住,金州軍也沒有準備隱瞞。刻意隱瞞清軍到來的事實,在拆穿的時候反而容易引起恐慌。還不如大大方方的告訴百姓們清軍來犯,早日做好心理準備。

不過在宣傳上肯定會有側重點,無非是金州軍足夠強大,絕對可以將韃子擋在關外。

不過即便如此,仍然有大批的人離開遼南回到大明本土或者去濟州島。這批人主要都是有錢人,韃子凶殘的名聲早就如雷貫耳,但凡有一絲危險,他們也不會留在遼南。

君子不立危牆之下,他們自詡為君子,肯定是要等金州軍打勝了才會回來。

當初那批來到遼南的勳貴子弟們也完成了他們的訓練,如今他們的長輩正在催促他們離開遼南回京師,遠離這個是非之地。

隻是在是否離開遼南這個問題上,這些勳貴子弟們產生了分歧。

並不是所有的勳貴子弟都願意混吃等死,渾渾噩噩的過一生,其中也有不少人還是有建功立業的想法的。特別是那些在家族沒有繼承權的子弟,這樣的意願要更加的強烈一些。

原本他們或許有這樣的想法,但是找不到方向。現在經過金州軍的幾個月訓練,他們發現想要建功立業,還是要效仿先祖在沙場上賺一份基業。

對於這些饒選擇,他們的家族雖然舍不得,但是從本意上還是比較支持的。畢竟家族的基業隻有這麼大,大部分都要留給主支,旁支能夠獲得的資源非常少。如果這些旁支可以依靠自己的奮鬥再建一份基業,對主支來也是一個巨大的助力,對於家族的延續也是一個非常大的保障。

後輩子弟能夠親上沙場征戰對於他們的家族來也是一個非常光彩的事情,但是前提是家族繼承人不能去冒險。

即使家族繼承人不得不去戰場刷經驗、混資曆,那也隻能是那種勝算特別大,非常安全的戰事,像金州軍與韃子的大戰就絕對不適合。

但就是在這個不容妥協的事情上卻出了問題,英國公府的公爺張靜睿執意要留下來參戰,這可急壞了他的堂叔張世浩。

張世浩是特意來遼南參加張靜睿的結業儀式的,張靜睿在金州軍的優異表現令英國公府非常長臉,張世浩也是與有榮焉。

特別是結業儀式上張靜睿作為驃騎營的營長,帶領整個驃騎營步伐整齊的從觀禮台上走過的那一瞬間,張世浩心中無比的自豪,為張靜睿的成長感到由衷的高興。

這才是英國公家的子弟,整個京師勳貴子弟無出其右。

隻是張世浩沒有想到,張靜睿在金州軍學到本領的同時,也深深的受到了金州軍思想的影響,再也不是京師裏那個稍顯懵懂的貴族少年了。

“不行!絕對不行!你是英國公府的繼承人,絕對不能上戰場!”張世浩大聲的對張靜睿道。

“堂叔,我英國公府以軍功立家,什麼時候張家子弟都不能上戰場了,豈不讓人笑掉大牙。”張靜睿反駁道。

“其他人可以,唯獨你不行!”張世浩堅決的搖著頭。

英國公府好不容易出了一個優秀的繼承人,怎麼可能讓張靜睿去戰場冒險。

“堂叔你的意思我明白,但正因為我是英國公府的繼承人,更應該去南關殺韃子。否則以後別人起我張靜睿都會嘲笑那是一個貪生怕死的逃兵,我英國公府又有何顏麵?”張靜睿還帶著一些稚嫩的臉上露出一股堅毅。

張世浩苦笑的看著張靜睿,心中既驕傲又擔憂。

張靜睿有如川量與當擔,英國公府後繼有人。但是戰場上刀槍無眼,要是萬一有個閃失,對英國公府會是一個巨大的打擊。

“靜睿,上陣殺敵的機會多的是,又何必執著於這一回。”張世浩苦勸道。

“韃子乃我漢人之大敵,豈是區區賊寇能比的。隻有上陣殺韃子,才能盡展我漢家兒郎的威風。若是人人都畏難就易,又有誰能護衛我大明萬裏江山、萬千子民?”張靜睿不為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