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朝鮮炮灰(2 / 3)

“你是佯攻?”皇太極反問道。

“主攻、佯攻何必分的那麼清楚,隻要能攻破南關,主攻可以變成佯攻,佯攻也可以變成主攻,一切依局勢而變。”範文程笑著道。

皇太極點頭采納了範文程的意見:“就依愛卿的意見辦。不管是哪一邊攻破了南關城牆,朕都有重賞!”

二十萬大軍擠在主關前,絕大多數人無所事事幹耗糧草肯定不合皇太極的心意,確實應該給他們找點事做。

“臣弟懇請領一路人馬攻城。”阿濟格在皇太極底下伏低做無所事事,幹脆自請領一路人馬去其他地方作戰。

“朕允了。”皇太極點頭同意了,並將老成持重的阿巴泰派到了阿濟格手下。

另外皇太極又分給了代善一些人馬,由代善和嶽托指揮另一路攻城。就這樣滿清的大軍兵分三路,各自尋找合適的突破地點攻城。

南關城牆看似將遼南與遼北割裂,但是總長度並不長,也就十多裏的樣子,而且其中適合大軍展開的地方並不多。

因為距離比較近,清軍雖然分成了三路,但是協調指揮起來並不困難。皇太極也是希望能夠發揮手下饒主觀能動性才同意分兵,不定就有意外收獲呢。

在清軍中,雖然除了女真人都可以劃歸到炮灰的行列,但炮灰也是分等級的。蒙古人是高級炮灰,接下來是漢人奴隸,最下麵就是朝鮮人了。

朝鮮炮灰又分了兩個階層,一個是軍隊,一個是強征來的百姓。

朝鮮人又不傻,自然知道清軍將他們強征到南關來是幹什麼的,無非是做苦力、當炮灰、填溝壑。

既然明知道是送死的,朝鮮人肯定不會讓他們的精銳部隊來幹。所以這批到達南關的朝鮮軍隊,除了核心的、清軍強製要求的火槍部隊,其他的軍隊完全是臨時拚湊的。

這些朝鮮士兵一個月前還是些窮苦農民,連訓練都沒怎麼進行過。甚至連簡單的軍服都不能做到統一,武器更是五花八門,一看就知道是拿來湊數的。

清軍對此也是心知肚明,不過他們對朝鮮軍隊的要求原本就不高,能夠做擋箭牌、幫忙運土就足夠了。隻要數量達到他們的要求,才不會管這些朝鮮軍隊是不是臨時征召的。

朝鮮王廷用這些窮苦百姓來湊數也不會覺得心疼,對於他們來,這些百姓還沒有送出去的糧食讓他們更痛心。

這個年代的統治者對普通百姓的態度基本都一個鳥樣,對錢財糧食極端吝嗇,對於創造這些財富的百姓卻視如草芥。完全是把百姓們當做韭菜來割,一點都不心疼。

第二,在清軍的壓陣之下,成批的朝鮮人開始衝擊城牆,蒙古人和朝鮮的火槍隊則提供火力支援。

因為金州軍的火力太過凶猛,在前期準備的時候每個朝鮮士兵都分到了一個大木盾,至於能不能防住子彈和弓箭就聽由命了。

為了配合朝鮮士兵的攻擊,清軍的火炮又開始發威了,這次紅衣大炮的戰果就要大得多了。因為金州軍的士兵們為林禦攻城,開始大量出現在城頭,大大增加了被擊中的概率。

金州軍的火炮也在拚命的反擊和壓製,造成的傷亡比清軍火炮多很多。但是那些死去的清軍都是蒙古人、朝鮮人和漢軍炮手,女真人一點都不心疼。

蜂擁而上的朝鮮人舉著盾牌和雲梯拚命的往前衝,他們知道留在空地上時間越長越危險,反而是衝到城牆底下更安全一些。

不過南關城牆上伸出的一條條細長“觸手”讓他們知道,即使是衝到城牆底下也安全不了多少。

朝鮮士兵原本就沒有多少勇氣,完全是被死亡的恐懼強迫著往前衝。隻是金州軍密集的弩箭、子彈讓他們還在半路上就傷亡過半。衝到城牆底下的朝鮮士兵還來不及搭起雲梯,就被三麵夾擊的金州軍殺得血流成河。

場麵對清軍實在是太不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