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善在另一段城牆上則采取了與阿濟格差不多的方式,不多代善將前進的位置放在霖下,他準備通過挖地道的方式進行突襲。
要是可能的話,代善甚至希望能夠直接將南關城牆挖塌了,不過這個難度不。畢竟南關城牆不是以往的那種夯土城牆,而是實心的水泥石塊建築,想要將它挖塌,地下的洞要非常大才校
挖地道的進攻方式雖然耗時長,見效慢,但是勝在穩妥,傷亡也比較,在沒有其他辦法的情況下還是可以試一試的。
代善年紀大了,所以這支清軍名義上雖然是由代善指揮,其實真正的指揮者是嶽托,甚至連挖地道的辦法都是嶽托想出來的。
嶽托因為和金州軍交過手,知道想要攻下城牆絕對沒有那麼簡單,恐怕這次的南關之戰會耗費很長的時間。
正是在這樣的預估之下,嶽托才決定用挖地道的方式攻城,雖然看起來有點慫,但是隻要最後成功了什麼都好。
除了這些手段,韃子還在晚上展開了偷襲,試圖用股部隊攀上城牆,為後續部隊打開通道。
但是金州軍早就防著這一手,城牆上日夜有人巡邏把守,根本沒有什麼可乘之機。
如果是平時清軍還有機會,畢竟南關這麼長,總會有防守上的漏洞。但是這個時候金州軍有的是人手,就是在南關上一米放一個人都足夠了。
陸地上清軍在想辦法,哪怕是海上,清軍也沒有放棄嚐試。
趁著夜色用木筏從海上繞過去就是清軍想出的辦法,提出這個想法的人正是孔有德和尚可喜他們這些漢人將領。
火炮的效果沒有達到預期,孔有德他們也急需在其他地方表現一下,所以才會提出通過海上來偷襲。
雖然明知道在數十萬大軍的戰場上,這樣規模的偷襲對於大局基本沒有什麼影響,但是皇太極還是批準了孔有德他們的方案,畢竟不能打擊手下的積極性。
海上作戰滿人肯定是不會參加的,他們基本都是旱鴨子,對水戰有著然的畏懼,這個任務幾乎就是為漢軍量身定做的。
白的時候清軍是絕對不敢出海的,甚至是海邊都不敢靠近,因為金州軍的戰艦時刻都在南關附近海域遊弋,隨時準備打擊靠近海邊的清軍。
隻有晚上趁著夜色,清軍才能有偷襲的可能。
隻是孔有德他們低估了金州軍在海邊的警備力量,上百名好不容易繞過金州軍防線的清軍,剛到岸上不久,就被警戒的哨兵發現,並帶來了重兵圍剿,全軍覆沒。
這些漢軍的作戰意誌可沒有滿人那麼堅決,瀕臨絕境的時候他們不會死戰到底,而是會直接投降,為金州軍帶來了更多清軍的情報,幾乎就是送人頭、送禮包。
見海上偷襲完全沒有效果,清軍也就徹底死了繞過南關的想法。
接連幾戰事沒有進展,皇太極的心裏也有些煩躁,甚至有了大軍壓上孤注一擲的想法。
隻是這個念頭剛剛興起就被他掐滅了,用人命堆的辦法對滿清並不合適,畢竟滿清人口基數太少,每一個人力都是寶貴的。更主要的是他也不能肯定付出了巨大傷亡之後是否能獲得效果,這才是他猶豫不決的主要原因。
作為帝王,他從來就不是心慈手軟的人。人命對他而言不過是一個數字,如果拚著死傷幾萬人能夠拿下遼南,對他來也是可以接受的。他怕的是無功而返、得不償失。
以往清軍在對付明軍城池時,一旦攻擊受阻還可以采取圍困的方式使明軍糧草不濟自己崩潰,但是這招放在金州軍麵前完全無效。
擁有絕對製海權的金州軍完全不用擔心補給的問題,而且剛剛建成的旅順鋼鐵廠可以為南關源源不斷的生產武器,在持續作戰能力上金州軍比清軍強得多。
二十萬清軍每的消耗是一個文數字,一旦戰事陷入曠日持久的階段,原本就不怎麼富裕的滿清經濟上將會受到沉重打擊。
正當皇太極有些一籌莫展的時候,範文程找上了皇太極。
“皇上,奴才想到一計良策,請皇上定奪。”範文程帶著一絲興奮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