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承疇和吳三桂他們也是帶老了兵的人,剛才隻是一時為局勢所迷惑,沒有注意到金州軍士兵們的狀態,所以才會有那樣的擔憂。
現在見金州軍士兵依然組織有序,抵抗也很頑強,就知道韃子即使上了城頭也沒那麼容易破城,心中頓時安定了不少。
同時他們注意到,金州軍士兵的進攻完全是自發的,甚至不需要軍官們去組織和命令,戰鬥意誌之頑強讓人震驚。
難怪魯若麟會如此鎮定自若,有這樣的手下在前麵,任誰都會穩如泰山。
這個時候,洪承疇和吳三桂他們對魯若麟充滿了羨慕,更加佩服金州軍對士兵的訓練能力。
一支軍隊能否被稱為強軍,並不是看在順境的時候展示出來的強大力量,而是要看在逆境中能否展現出扭轉乾坤的能力。
弱雞部隊傷亡超過百分之十就會崩潰,稍微精銳一些的部隊能夠承受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三十的傷亡而繼續保持戰鬥力。強軍則可以在傷亡過半的情況繼續戰鬥,甚至在傷亡超過百分之七十時都不崩潰。最極賭軍隊可以死戰到地,直至戰鬥到全軍覆沒。
而這其中起到關鍵性作用的就是士兵們的精神意誌,真正的強軍從來都是武器裝備和精神意誌上雙優,缺一不可。
正是因為金州軍在平時就非常注重士兵們的精神建設,所以才會在逆境中爆發出強大的戰鬥力以及不畏生死的超強勇氣。
最直觀的體現就是金州軍的士兵在無法消滅眼前的敵人時,會毫不猶豫的抱著敵人一起跳下城牆,與敵人同歸於盡,令人非常的震撼。
“他們都不怕死嗎?”洪承疇動容的問道。
“怕,當然怕。但是他們知道自己是在為誰而戰,知道一旦讓韃子衝破了南關,他們的父母妻兒就會遭受滅頂之災。為了身後的父母親人,他們無所畏懼,甚至可以獻出自己的生命。”魯若麟語氣沉重的道。
雖然這些士兵的表現讓他非常的驕傲,但是同樣讓他非常的心痛。這可是他花了極大的代價訓練出來的士兵,每損失一個都是巨大的損失。
隻是自古以來就是慈不掌兵,想要獲得勝利就會有所犧牲,魯若麟早就過了傷春悲秋的階段了。
對於魯若麟的話,洪承疇他們隻信了一半。
明軍士兵在守城的時候身後也有父母妻兒,怎麼就沒見他們這麼拚命呢?肯定是有其他的原因。
如果魯若麟知道他們的想法,肯定會呸他們一臉。
同樣是士兵的父母親人,在大明的活得生不如死、麻木不仁,對未來毫無期望;在金州軍的就活得幸福安康、快快樂樂,對未來充滿了無限的希望和信心。這麼大的區別,士兵們的抵抗意誌會一樣嗎?
何況在大明士兵們是毫無尊嚴的兩腳牲畜,憑什麼為長官們去送死?而金州軍的士兵們都培養出了獨立的人格,知道自尊、自信,以及自己戰鬥的意義,自然更加勇敢無畏。
當他們對自己的父母親人,以及金州軍這個群體的熱愛超過了自己時,任何可能傷害到父母親人,以及威脅到金州軍生存的人都會遭到他們的猛烈反擊,哪怕為此付出生命。
大明的士兵死了就一了百了,現在更是連撫恤金都不會有;金州軍的士兵哪怕是戰死了,也可以惠及家人,並且絕對可以兌現,這更加增添了他們不畏犧牲的勇氣。
所以,洪承疇他們想要將手下的士兵訓練成像金州軍一樣,除非複製出金州軍的相關體係,否則絕對很難成功。
隨著上城牆的清軍變多,清軍的火炮和投石機也漸漸的停止了攻擊,要是不心山自己人就不劃算了。
再打了這麼久了,火炮也需要時間進行冷卻。衝在最前麵的投石機基本都被金州軍打壞了,堵住了後麵投石機前進的道路。後麵的投石機射程都有些夠不上了,再射也不過是把石頭扔到清軍自己頭上。
為了擊毀這些投石機,金州軍的火炮部隊一直就沒有停歇過。此時也顧不得頻繁開炮會損傷火炮壽命,先把敵人擊退了再。
金州軍的每門火炮上都鋪著厚厚的棉布,一桶桶的冷水澆上去,很快就變成了蒸汽,這樣可以盡快降低炮管的溫度,繼續開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