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光瑤很快就見到了張靜睿,在稍微敘了一下兄妹情之後,就拉著張靜睿去見魯若麟。正好張靜睿也有事情找魯若麟,也沒有多想,帶著張光瑤就去了魯若麟的住所。
因為張靜睿也知道張光瑤與魯若麟已經相識了,覺得帶妹妹去見魯若麟也沒有什麼大礙。何況張靜睿這次是來向魯若麟辭行的,覺得出於禮貌也應該帶妹妹過來走一趟。
本來張光瑤是高高興興的來見情郎的,結果張靜睿卻與魯若麟聊起了辭行的事情,頓時讓她的好心情化為了烏有。
張靜睿都要回去了,她又怎麼可能留在遼南?
比起在京師的生活,張光瑤更喜歡在遼南的日子。京師的日子清閑、富足,但是有的隻是空虛與寂寞。遼南的日子雖然辛苦,但是無比的充實,可以感受到生命的價值與意義。
要是讓張光瑤選擇,她是非常不願意回京師的。但是能她出來完全是因為有張靜睿給她做掩護,一旦張靜睿要回去了,她也勢必要一起走。
如果她非要一個人留下來,哪怕張靜睿再怎麼寵她,也絕對不會同意的。
開玩笑,一個單身的公爵府小姐,怎麼可能獨自留在異地,這個完全沒得商量。
說起來張靜睿他們來遼南也有幾個月了,雖然曆經了不少的磨難,但是確實學到了不少的東西,也算不虛此行。
現在南關的戰事結束,他們也該回去了。親自參與了南關與韃子的戰事,使得這群勳貴子弟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蛻變,對他們的成長應該會有一些幫助。也使得金州軍與京師勳貴們的關係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加強,對於魯若麟的長遠布局會有一些好處。
天下無不散之宴席,現在也是到了張靜睿他們告辭的時候了。
“都督,這些時日的教導靜睿銘記在心,隻是家父幾次來信告知祖母甚是掛念,靜睿不得不回京,特來向都督辭行。”張靜睿起身對魯若麟行了一禮。
魯若麟將張靜睿扶起,看著張靜睿滿是欣賞。
拋開張靜睿的身份,他也當得起俊傑之才,若不是身份的縛束,說不定會有一番作為。
小公爺的身份對張靜睿來說既是助力也是縛束,以現在的朝廷製度,張靜睿注定了要在京師為皇帝看家護院,很難有什麼作為。再立新功什麼的更是浮雲,都已經是世襲罔替的國公了,難不成還想稱王?
除了開國那陣子死去的國公被追封郡王之外,大明還沒有封異姓為王的先例。作為臣子,國公就已經到頂了,想再進一步,除非造反。
“回去後將學到的東西好生利用起來,如今正值多事之秋,多一份實力就多一份保障。為國為君,也是為了你的家人,千萬不要懈怠。”想到曆史上英國公一家在李自成攻破京師後的悲慘遭遇,魯若麟忍不住提醒道。
“靜睿銘記,一定不負所學。”張靜睿慎重的點點頭。
魯若麟和張靜睿道別,張光瑤在一旁聽得眼睛都紅了。
當然這肯定不是為魯若麟和張靜睿的“基情”所感動,純粹是因為要和情郎分別而傷心。隻是這份情感無法表露出來,更是讓她淒苦不已。
張靜睿看著妹妹紅著眼睛,一副快哭出來的樣子,還以為她多愁善感為離別傷心呢,連忙解釋道:“舍妹天真,舍不得離開遼南,讓都督見笑了。”
魯若麟卻心知肚明,隻是這個時候他也不能說什麼,隻能笑了笑說道:“理解,理解,看來我們遼南還是很吸引人的嘛。”
張靜睿連忙附和:“確實如此,要不是家父相召,靜睿也不想走了。”
“沒事,以後日子還長,有空隨時可以過來,我這邊掃榻相迎。”魯若麟說這話的時候眼神隱蔽的看了張光瑤一眼。
張光瑤看到了魯若麟的暗示,心情稍微好了那麼一點點,總算沒有當場哭出來。
離開魯若麟的住所之後,想到以後可能再也見不得魯若麟了,張光瑤越想越難受,終於鼓起勇氣寫了一張紙條,讓侍女小竹送給魯若麟。
小竹拿著紙條欲言又止的看了張光瑤一眼,有心勸解,最後還是無奈的按照張光瑤的吩咐送去了魯若麟的住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