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張光瑤難得的沒敢頂嘴,再怎麼向往愛情自由,孝道還是不敢忘的。
“靜睿,事已至此,我也不想推卸責任。想要把我和光瑤分開是不可能的,除非你真的不要你的妹妹了。你看能不能讓光瑤用張家旁支的身份出嫁?”這也是魯若麟想了許久才想出來的折中辦法。
“我張靜睿的妹妹要用旁支族人的身份出嫁?就這樣沒名沒分的跟你過?你這樣對得起她嗎?”張靜睿怒了。
“我願意。隻要能和魯大哥在一起,我不在乎。”張光瑤倒是一點都不在乎名義上的東西,隻要結果能成就行。
張靜睿氣苦,感覺自己是好心被別人當成了驢肝肺。
“這個天下風雲變幻,局勢也是千變萬化,光瑤今天頂著別人的身份,明天又何嚐不會恢複自己的身份呢?”魯若麟高深莫測的打著啞謎。
張靜睿則是若有所思。
想要恢複張光瑤的正式身份,有兩個條件。一個是朝廷不再阻止張家與魯若麟聯姻,另一個就是魯若麟的身份高到張家可以忽視張光瑤做妾的事實。
在什麼條件下既可以朝廷不反對,而張家也可以默認張光瑤做妾的事實呢?除了改天換地魯若麟坐上最高的位置,張靜睿實在想不出還有什麼其他的辦法。
其實還有一種情況,那就是張家徹底沒落了,不過這個情況不在張靜睿的考慮範圍之內。
見識過了金州軍的強盛與朝氣蓬勃,再聯想到朝廷的死氣沉沉,張靜睿也不敢肯定魯若麟是否會有走上最高位置的那一天。想到這裏,張靜睿對於張光瑤與魯若麟走在一起居然有了一絲期待。
張家看似在朝廷顯赫無比,但那是建立在朝廷統治穩固的基礎上。一旦真的發生了改天換地的事情,張家很有可能與朝廷玉石俱焚。
秦失其鹿,天下逐之。真到了那一天,說不定魯若麟就是張家繼續繁榮的保證。
“現在朝廷邊關穩固、內患平息,正是大有作為之時。都督即使有雄心壯誌,似乎也不可能有施展的機會。”張靜睿覺得朝廷如今的處境是這些年最好的時候,遠沒有到分崩離析的時候。
“隻要老百姓的生計問題沒有解決,朝廷的危險就不會解除。你也是讀過史書的,但凡老百姓們活不下去了,朝廷會有什麼下場自然不言而喻。”魯若麟深知農民起義不過是陷入低潮,從來沒有真正被撲滅過。
而且再次興起的農民起義在汲取了以前的教訓之後,不再是單純的隻是搶錢搶糧食、殺貪官、滅豪紳,而是想要改朝換代,自己坐天下。
改變了策略的農民起義軍將比以往更加難以對付,朝廷的麻煩此時才算真正開始。
張靜睿不是單純的紈絝子弟,對朝局也是有一些了解的,不得不承認魯若麟說的很有道理。
“你和光瑤的事情我不能做主,需要父親同意才行。”被魯若麟說得心動的張靜睿終於不再堅持原來的立場,而是采取默許的態度。
能夠讓張靜睿改變想法已經是難得的勝利了,魯若麟自然是大喜:“你可以和英國公講,隻要他同意光瑤與我在一起,金州軍日後一定與英國公府共同進退。”
雖然張靜睿暫時妥協了,但是心情依然不是很美麗,板著個臉對魯若麟說道:“英國公府還沒有落魄到需要別人幫助的時候。”
魯若麟聽了也就笑笑沒有說話。
現在不需要並不代表今後不需要,張獻忠、李自成之流很快就要掀起反叛的浪潮,明王朝大勢將去,到時候英國公府就會知道有金州軍做依靠是一件多麼幸運的事情。
看到哥哥與魯若麟達成了和解,張光瑤的心情異常美麗起來,臉上都笑開了花,似乎與魯若麟長相廝守就在眼前了。
為了防止魯若麟和張光瑤之間發生什麼有辱門風、弄出“人命”的事情,張靜睿直接在張光瑤的院子住了下來,同時等待英國公的回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