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兩邊的意向達成一致,剩下的事情就非常簡單了。
張光瑤現在的身份是張家的一位旁支女子,而且是關係比較遠的那種。以這樣的身份嫁給魯若麟為妾,既不會影響張家的聲譽,也不會引起崇禎和朝廷的猜忌。
至於英國公府的大小姐張光瑤,則由替身頂替,到張家的家廟去靜養了。身染重疾,需要長時間的調養,說定的婚事自然就告吹了。
整個事情中,唯一有點遺憾的就是張光瑤不能以盛大的儀式嫁給魯若麟了,不過對這些表麵上的東西,張光瑤在離家出走的那一刻就已經不在乎了。
魯若麟納張光瑤過門的儀式舉行的非常低調,外界幾乎很少有人知道魯若麟身邊又多了一位女人。真正有資格參加儀式的都是金州軍內比較重要的人,低調但不失隆重,算是給了張光瑤和張靜睿一些寬慰。
張靜睿在沒有公開身份的情況下參加了張光瑤的婚禮,他曾經想過自己的妹妹能夠風光出嫁,但是現在的情況與他的設想有非常大的差距,讓他一時很是難受。
但是張光瑤幸福的樣子怎麼都無法掩飾,張靜睿也隻能期待她真的是做了正確的選擇。
張光瑤以張淑蘭的名字過門後不久,馬上就被任命為新組建的財政司副司長,主持財政司的具體工作,而司長則是魯若麟本人。
原本金州軍的財政大權分攤到了都督府辦公廳,以及民政司和商業司,但是隨著金州軍的擴大,財政工作的重要性日益突顯,建立單獨的財政部門也就成了當務之急。
軍權、財權、人事權是一個政權最重要的三個組成部分,必須完全掌握在魯若麟手裏,所以魯若麟用自己人來掌控財權完全在情理之中。
至於張淑蘭是否有足夠的能力管理好財政司,這個完全可以學嘛。隻要魯若麟認定張淑蘭行,那她就一定行,大不了為她多派一些老手輔佐,相信以她的能力肯定可以很快成長起來的。
孫什與朱樂怡的婚事在張淑蘭過門後不久也正式舉行了。
對於朱樂怡這個公主,大家好奇居多,敬畏就很少了。參加婚禮的金州軍上下沒有一個給朱樂怡行跪禮的,這也被陳演當做黑材料暗自記了下來,準備參金州軍上下一個藐視皇家的罪名。
金州軍上下連見到魯若麟都不用下跪,現在對一個同僚的老婆居然要下跪,怎麼可能,哪怕她是公主也不行。
在京師麵對崇禎和朝中大員,為了不顯得過於跋扈,金州軍破例單膝跪下了。回到金州軍自己的地盤,馬上就恢複除了天地父母長輩,不跪他人的傲氣。
魯若麟作為主婚人之一,對朱樂怡也僅僅是拱手施禮,這已經是看在朱樂怡公主的麵子上了。
對此朱樂怡早就有了足夠的心理準備。
不說朱樂怡身上臨時加封的公主身份本就有些虛,但凡對金州軍有些了解的人都知道,金州軍上下是廢止了跪禮的。特別是孫什作為魯若麟的手下,想要魯若麟跪孫什的老婆?想什麼呢?還要不要孫什活了?
所以朱樂怡來到金州軍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盡量淡忘掉自己公主的身份,否則她絕對容不進金州軍這個團體,到時候為難的還是孫什。
孫什當初因為自家媳婦變成公主而有些惶恐,娶一個親王郡主和娶一個公主情況怎麼可能一樣,為此還特意到魯若麟那裏去請罪。
對此魯若麟一笑了之,“公主又如何?別說是一個加封的公主,就是真正的公主金州軍的將士們也受得起。別被什麼公主的名頭嚇住了,說穿了也就那樣,該怎麼管教就怎麼管教。要讓她明白在金州軍立足,靠身份屁用沒有,真要想得到大家的尊重,用本事說話。”
魯若麟的態度算是為孫什吃了一顆定心丸,也影響了其他人對孫什娶公主的看法。
既然已經成了金州軍的一員,那就要為金州軍著想。要是還想著吃裏扒外,金州軍可不會管你什麼公主不公主的。
朱樂怡得了孫什的提前警告,行事非常低調,並在努力改變自己,希望能夠有所作為,而不僅僅是做一個花瓶。
但是與朱樂怡一起過來的那些嬤嬤和太監們就不一樣了,自以為可以憑借朱樂怡公主的身份來金州軍作威作福,行事就難免囂張了一些,很快就被監察司盯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