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久保教隆帶著幕府的答複再次回到了大島,繼續與金州軍談判,來去花費的時間不到四天,可見幕府非常害怕金州軍再啟戰事。
對於德川幕府答應賣糧食和買武器的事情金州軍早有預料,這兩塊也沒有什麼好說的,現在分歧的關鍵點就在設置長期貿易地點上。
德川幕府希望能夠在九州附近的島嶼上選擇一個島作為貿易點,但是金州軍不同意。
金州軍出來一趟不容易,特別是大規模的進行遠征,如果沒有足夠的收益是非常不劃算的。要是日後幕府不能及時將糧食運往九州,金州軍總不能老往江戶跑是不。而且不是金州軍瞧不起現在的幕府,那麼大批量的糧食,憑幕府現在的海運能力,根本無法將關東和東海道的糧食運往九州。
所以金州軍的首選目標還是江戶和大阪,或者江戶和東海道上的任意一個港口。
但是在這一點上幕府堅決不肯讓步,這是他們的底線,甚至為此做好了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準備。
魯若麟也無意逼迫太甚,他隻想盡快將糧食拿到好回去解決朝鮮和後金的問題,日本這邊目前來說對他還是無足輕重。
為此金州軍稍微做了一下讓步,可以不在江戶和大阪,但是想把貿易點設在大島和伊勢,也算是一個折中的方案。雖然這個方案比起之前的要求已經有了巨大的退讓,但是幕府依然沒有同意,堅持將貿易點設在九州外的島嶼上。
這讓魯若麟大為惱火,準備再給幕府一點顏色看看,讓他們知道金州軍的退讓是有限度的。
正當雙方再次劍拔弩張的時候,幕府的大救星出現了。
幕府心心念很久的鄭芝龍終於出現了,他帶著自己的艦隊來到了日本,以第三方的姿態介入到了幕府和金州軍的談判中。
為了不讓幕府懷疑,鄭芝龍的艦隊是先停靠在駿府,再從陸路趕到的江戶,完全避開了與金州軍的接觸。
德川家光對於鄭芝龍的到來大喜過望,準備請鄭芝龍將金州軍擊退趕走,甚至開出了非常高的籌碼。
可惜,鄭芝龍的態度讓他大失所望。
“將軍,我的艦隊雖然實力強大,但是麵對金州軍依然不是對手。而且眼前的金州軍艦隊不過是他們很小的一部分兵力,還有更多的戰艦留在了濟州島,隨時準備支援日本戰事。一旦開戰,戰事就無法控製,你我兩家都有覆滅的危險。”
“金州軍的實力已經強到這個地步了嗎?”德川家光不信,認為是鄭芝龍避戰,有些怨恨鄭芝龍知恩不圖報,白給了他這麼年的獨家貿易權。
對此鄭芝龍早有準備,將幾名日本商人帶了過來。
“你們將了解到的金州軍情況原原本本的高手將軍大人,不得隱瞞,也不得擴大。”
這幾個日本商人都是跟隨鄭芝龍的船隊去過濟州島和遼南的,對金州軍的情況比較了解。而且他們的家族在日本都是有一些名望的,甚至有幕府普代大名家族出身的商人,可信度還是很高的。
“啟稟將軍大人,鄭大人所說的話完全屬實。金州軍在大明實力非常強大,不光海上戰艦如雲,陸地上也是如狼似虎。北方不可一世的滿清鐵騎連大明的京師都快攻破了,但是在金州軍麵前一次勝績都沒有,現在更是被逼得惶惶不可終日。鄭大人雖然實力強悍,但是對著金州軍依然沒有勝算。”
“原本金州軍的二十萬大軍準備北伐滿清的,但是因為朝鮮的緣故不得不推遲了。金州軍的首領魯若麟正是因為缺糧才會來到日本,他完全沒有占領日本的想法。如果這個時候與他鬧僵了,他將對付滿清的二十萬大軍送到日本來,我們這些天照大神的子民隻怕很快就會成為他的奴仆。”
……
這些日本商人你一言,我一語,說出來的話讓德川家光心驚肉跳。
德川幕府雖然閉關鎖國,但是對外界的情況也不是一點都不了解,至少這些年滿清的強勢日本或多或少是知道一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