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四大商幫(1 / 3)

突然之間,各地船廠接到了大量要求將自己的漁船改造成捕鯨船的訂單。相比造新船,改造無疑要容易得多,很多小型船廠也能進行改造。至於床弩和火炮,隻要向金州軍申請,確定用於捕鯨船,一般都能獲得批準。

不過鯨魚不比其他魚類資源,種群數量還是要相對稀少一些,肯定不能無限製的捕殺。再說都去捕鯨,誰來打漁啊?所以金州軍順勢推出了捕鯨許可證製度,隻有獲得金州軍的許可才能夠在金州軍的勢力範圍內捕鯨,否則一律沒收船隻。

至於如何界定金州軍的勢力範圍,反正盛產鯨魚的日本所有海域都包括其中。至於是否有欺負日本的嫌疑,這個完全不在金州軍的考慮範圍之內。

對於許可證的數量,金州軍也做出了一定的控製,盡量在一個合理的範圍之內。既要保證獲得足夠多的鯨魚,也要保證鯨魚的數量不會下降太快,最好能夠維持一個大致的平衡。

否則一旦捕殺過度,再想捕鯨,可能就要去很遠的地方了,那就有些得不償失了。

為此金州軍甚至對捕殺的鯨魚大小有嚴格的限製,依據幾種常見的鯨魚種類,規定小於多少米的鯨魚嚴禁捕殺。對於帶著幼崽的鯨魚,無論大小都不許捕殺。一旦違反規定被人舉報,船主將會受到巨額的罰款。

其實這種規定還是有一定的社會基礎的。

華夏人很早就知道涸澤而漁不可取的道理,春季動物繁育的季節盡量少殺生是大家的共識。所以對於金州軍的這項規定,除了少部分人有些不滿之外,大多數人覺得這才是長久之道。

許可證的頒布金州軍將同樣采取拍賣的模式,為了吸引更多的船主參與拍賣,金州軍特意將拍賣的時間定在了兩個月之後。

對於在此期間已經完工並通過金州軍檢查驗收的捕鯨船,可以在拍賣結束之後按照拍賣平均價補繳許可證費用。

隨著拍賣的消息傳開,眾多準備在捕鯨業裏分一杯羹的商人、船主們紛紛向拍賣的地點濟州島雲集。

造船業的大爆發所帶動的不僅僅是自身,相關的上下遊產業鏈也受益匪淺,比如鋼鐵、紡織、製油等都被帶動。加上對魚獲產量的預期大增,製鹽、食品加工廠、調味料製作、陶瓷器等大小產業都被看好,同樣獲得了大量投資。

金州軍的一個政策就引起了資本如此巨大的騷動,這是很多人都沒有想到的。但是反應在現實中就是金州軍的經濟更加繁榮了,到處都是機會。

金州軍的蒸蒸日上不但吸引了大明北方和江南的商人們,現在湖廣、四川一帶的巨富們也聞風而動,組團跑到金州軍來尋找機會了。

通過金州軍不遺餘力的宣傳,將捕鯨描繪成了和挖金子等同的新興暴利行業,頓時吸引了商人、權貴們的強烈關注。

當他們得知捕鯨許可證拍賣的消息之後,不約而同的來到了濟州島,準備參與此次盛會。

哪怕他們當中的一些人並不準備參與捕鯨,借這個機會認識一下商界的朋友也是極好的。

大明的商人們地域觀念極強,往往通過族群、地域組成群體,或一致對外,或抱團取暖。因此來到濟州島的商人們也依照地域以及身份大致分為了四撥。

一個是江南商人群體,他們的數量最多,財力也最強大;

一個是山西、西北的商幫,他們人數不多,但是資金實力同樣不容小覷;

還有一個是湖廣、四川、雲貴一帶的商人,他們人數不少,但是心不齊,內部分成了幾個小團體;

最後一個就是京師以及應天的權貴們,他們人數最少,但是背後的勢力最強大,頗有些有恃無恐的味道。

在濟州島的江南會館,眾多江南商人們聚集一堂,相互交流消息,互通有無。

作為濟州島最大的商會勢力,江南會館自然占地巨大,修建得富麗堂皇。

今天江南會館裏來了一批新人,正在向老前輩們取經。

“你說我們江南要是也有金州軍這樣的官府,是不是會更加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