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許可證競拍(3 / 3)

競拍會在漁業局官員的主持下進行,這一次金州軍一共發放了一百張許可證,算是試水,以後會根據鯨魚的大概保有量進行適當的調整。

說是一百張,其實拿到會上競拍的隻有七十三張,剩下的二十七張已經被這兩個月下水的捕鯨船預定了。

為了趕在競拍會之前拿到許可證,那些船東們也是各種手段使盡,出高價讓船廠加班加點,硬是在截止時間到來前下水了二十七艘捕鯨船,提前拿到了捕鯨許可證。

雖然他們的許可證價格是競拍平均價,但是能夠拿到一張珍貴的許可證,這點金錢上的損失已經無所謂了。

競拍會一開始,報價就嗖嗖的往上直竄,從底價三千兩直接漲到八千兩才開始慢慢的穩定在了這個區間。

前麵的成交價格大多在八千、九千、一萬兩的樣子,等到許可證的數量越來越少,那些沒有拿到許可證的商人們開始瘋狂加價,很快就到了一萬三、四,並穩定在了一萬五千兩的樣子。

當最後一張許可證以創記錄的一萬八千兩成交之後,整個競拍會終於完滿落幕。

最後統計,金州軍在捕鯨許可證上的總收入大概在一百三十多萬兩。而許可證的有效期限是兩年,也就是說每兩年金州軍就可以獲得這麼多的收入。

如果捕鯨的收益大大超過大家的預期,兩年後的競拍價隻會更高,也意味著金州軍的收益也會跟著水漲船高。

競拍的結果可謂幾家歡喜幾家愁,江南商幫不愧為實力最強大的,直接在一百張許可證裏占據了近半的份額;兩京權貴們的收獲也還可以,二十多張許可證,勉強達到了他們的預期;剩下的二十多張,湖廣那邊拿到了十多張,留給北方商人的份額最少,隻有不到十張。

這樣的結果也與大家的實力相匹配,唯一失落的就是北方商人們,沒有山西八大家參與,他們的實力被嚴重削弱了。

拿到許可證的商人們開始風急火燎的打造捕鯨船,希望能夠盡快出海捕鯨,將錢賺回來。

當然也有心懷不甘的,覺得大海這麼大,大不了我在江南打造捕鯨船自己去捕鯨,反正捕鯨船的技術也不是太複雜,江南的造船廠差不多也能建造得八九不離十。

等到他們出海捕鯨之後,他們才會明白金州軍為了維護許可證的利益,對“非法”捕鯨的抓捕力度會有多大。

金州軍通過頒發許可證收獲一百三十萬兩銀子的事情很快就在大明內傳開了,大家在驚訝於這個巨大數字的同時,對金州軍的賺錢手段更是佩服得五體投地。

要知道這一百三十萬兩可不是一錘子買賣,是每兩年就可以收獲一次的。而且在眾多商人的預期中,以後的收獲隻會更高,這讓長期為銀子困擾的朝廷得知消息後心裏五味雜陳,快成檸檬精了。

特別是崇禎,花了好大的力氣,和金州軍合夥做生意,每年的收益也不過兩百多萬兩。原本這個收益已經讓他非常滿意了,但是對比起金州軍用一百張紙就換來一百三十萬兩銀子,崇禎頓時覺得自己賺的兩百多萬兩都不香了。

其實這一百張紙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簡單,沒有金州軍強大的實力做後盾,別說一百張,一千張都和廢紙沒什麼區別。

當然,崇禎肯定看不到這一點。

朝廷這些年在金州軍散下了不少的密探,全方位的打探金州軍的消息。知道的越多,朝廷對金州軍的恐懼就越甚。特別是對金州軍的財力,朝廷是羨慕得直流口水。

按照朝廷的估計,金州軍僅僅憑借彈丸之地,每年的收益比朝廷都要高,這也是金州軍可以肆無忌憚的發起北伐的最大依仗。

可惜的是金州軍的那一套朝廷學不來,隻能繼續在財政破產的深淵裏沉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