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大明還有救嗎?(1 / 3)

陳新甲離京之前,崇禎特意將他留對。

崇禎也不是真傻,他當然知道這個時候和金州軍翻臉對朝廷來說太危險了。所以即使要給金州軍下絆子,也要做得漂漂亮亮的,不能給金州軍任何口實,這就需要一些技巧了。

而陳新甲作為宣旨官,怎樣將任務圓滿的完成就需要一些智慧了。

“陳愛卿,國事艱難,此行還請多多費心,務必使金州軍不要對朝廷產生什麼隔閡。”崇禎話裏話外的暗示道。

“請皇上放心,臣明白。一家獨大於朝廷不利,兩虎相爭朝廷才能坐收漁翁之利。一旦議和成功,洪承疇的大軍也能騰出手了前往中原鎮壓叛亂,這才是真正事關朝廷生死的大事。”陳新甲神情嚴肅的回答道。

“愛卿能夠明白就好,皇太極與我大明有血海深仇,不是萬不得已,朕原本是不想接受他的臣服的。說起來朕擔心一個臣子實力太強實在有些丟臉,但是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朕不得不如此。你可以告訴魯若麟,要是金州軍聽從朝廷調遣,永不反叛,朕可以封他為國公,世鎮遼東。”

為了安撫魯若麟,崇禎也是出了大血了。要知道世襲罔替的國公已經是大明臣子能夠受封的最高爵位了,整個大明幾百年也沒幾個。至於王爵,那是隻有皇室才能享受的待遇,或者立有大功的國公死後才能獲得。

“臣一定盡力而為。”陳新甲可不敢打這個包票。

以魯若麟的實力,稱宗道祖都沒有問題了,何況華夏大地上已經先後有李自成和張獻忠稱王,朝廷的威信已經被嚴重削弱,這個時候魯若麟還會不會在意一個空頭的國公都是個問題。

“一旦皇太極臣服,朕欲讓魯若麟也帶兵前往中原剿匪,愛卿意下如何?”崇禎滿懷期待的看著陳新甲。

“皇上,萬萬不可!這是引狼入室,萬一金州軍占據了中原,危害並不比匪軍小。中原之地勾連四方,隻能由朝廷的軍隊收複,臣建議將洪承疇的關寧軍調往中原剿匪,收複河南之地。至於湖廣的張匪,左良玉擁兵自重,實在不堪大用,倒是可以讓金州軍去試一下。這樣即使出現什麼意外,也不會危及朝廷的安危。”

陳新甲的答複完全是為了朝廷著想,聽得崇禎連連點頭。

“愛卿所慮甚是。”這個時候崇禎對陳新甲才徹底放心下來,剛才他不過是試探罷了。

“而且金州軍水師實力強悍,更容易在江南發揮戰鬥力。更重要的是左良玉在江南漸有尾大不掉之勢,讓金州軍去江南也好相互製約。現在唯一擔心的就是金州軍願不願意去湖廣剿匪,還有就是要是剿匪成功賴著不走怎麼辦?”陳新甲說是兵部尚書,但是手裏能夠調動的可用軍隊寥寥無幾,也是悲催得不要不要的。

“愛卿有什麼辦法?”崇禎也知道魯若麟是個不見兔子不撒鷹的主,沒有利益的事情哪怕是朝廷的命令也不會聽的。

“臣覺得與其事後說不清楚,還不如事先把條件講好。”

“什麼條件?”

“金州軍熱衷於做生意,不如朝廷承諾剿滅張匪之後,劃撥一個城池作為金州軍的貿易駐地,允許他們貿易。這樣朝廷的損失不會太大,魯若麟想必也會動心的。”

“封他一座城池?這樣會不會太冒險了?萬一金州軍以此為據點四處擴張怎麼辦?”

“並不是將城池封個他,而是將此地許給他做生意罷了,所有權還是朝廷的。而且我們可以選擇一個不那麼重要的城池,這樣危險就要小得多。還有就是金州軍與江南的那幫人走的太近了,如果金州軍在江南有了據點,他們的矛盾肯定會加深,有利於朝廷分化瓦解。”

“這個事情太大了,容朕好好想一想。”

崇禎還是不敢開這個口子,請神容易送神難,崇禎對於金州軍進入內地還是非常忌憚的。

“皇上,金州軍好歹還聽朝廷的招呼,這些城池與其被叛軍占領,還不如擇其中一個交給金州軍。而且有金州軍在長江上,叛軍想要威脅江南就要過金州軍這一關才行,對於保證江南安全也有一定的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