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聯除了在金州軍內威風八麵,在對外征戰中也能看到她們的身影。
除了作為隨軍的醫生、護士,解救大明本土的婦女們也是她們的一項重要職能。
對於這項職能,婦聯也是抱著萬分的熱情和使命感。隻有婦女的數量越多,婦聯的影響力才會越大。而且看著曾經受苦受難的婦女們得到解放,對婦聯來說也有非常大的成就感。
事實證明由婦聯接手這些女人的安撫工作確實是個妙招,相同的身份,甚至一些人還有相同的經曆,很多話由婦聯的人說出來效果是絕對不一樣的。
婦聯對所有女人都非常關心,但是對那些官宦、大戶人家和宗室女的關注明顯要多一些,因為這些女人都有良好的文化基礎,改造起來更快,前途也更遠大一些。
隨著金州軍的地盤逐漸擴大,對官員的需求幾乎是無止境的。幸好金州軍的普及教育做得比較早,早期接受教育的那些孩子們已經開始走上了工作崗位,並逐漸成為金州軍管理體係裏的中流砥柱。
金州軍也沒有放棄對成人的再教育,特別是從大明本土過來的人,隻要是認同金州軍的統治,並通過培訓和考核,就可以在金州軍裏謀得一份職位。
因為大明越來越亂,金州軍又不斷發展壯大,越來越多的讀書人開始投奔金州軍,並在金州軍落腳、謀生,金州軍裏男性官員的比例開始逐漸升高,讓一眾女官們開始有了危機感。
女官們迫切需要擴大自己的數量,單從金州軍的學校裏並不能占到什麼優勢,畢竟學校一視同仁,該上學的都上學了,女孩同樣沒有落下。
那麼女官們就希望從大明本土上擴大自己的來源渠道,穩定女官們在金州軍裏的地位。
可惜大明本土識文斷字的女性畢竟是少數,每一個都非常的難得,所以更加需要珍惜。
對於青州城裏的苦命女人們來說,繼續待在青州並不是什麼好事。世人對這個時代的女性要求太苛刻了,雖然她們是被迫落入賊窩的,但是世人依然會帶著偏見去看她們,這才是讓她們最絕望的。
“孫姐,遼南真的有你說的那麼好嗎?”一群女人圍著婦聯的孫秀雲期待的問道。
“千真萬確。你們也看到了,孫姐我可不是普通的女人,可是有身份級別的官員。外麵那些士兵看了我哪個不行禮,這種情況你們在其他地方見到過嗎?”孫秀雲得意的說道。
“難怪姐姐這麼威風,原來姐姐居然還是個官啊。遼南那邊的女人可以當官嗎?”有女人好奇的問道。
這個時代通訊落後,並不是所有人都知道金州軍的情況,大部分人甚至都沒聽說過金州軍這三個字。
“當然可以。金州軍那邊女人當官多的是,姐姐我這個小官算什麼,金州軍裏當知縣、知府的女人多得是,還有當司長、部長的呢。”孫秀雲眼神更加得意了。
“女人還可以當知縣和知府?實在是太不可思議了。這司長和部長是什麼官?”華夏人幾乎都是官迷,女人們也不例外。
“如果把金州軍比作朝廷的話,這司長和部長啊就和朝廷的尚書、侍郎們差不多了。”孫秀雲打了個不恰當的比方,但是在場的人也不會在意。
“這麼厲害?姐姐快告訴我們,你是怎麼當官的。”這些女人們眼中開始八卦之火熊熊然後。
孫秀雲便開始講起了自己的故事。
孫秀雲能夠到金州軍是因為她青樓女子的身份,粗通文墨的她幾年前被金州軍買下後送到了濟州島,開始了學習、考核、做官這一女官的常規流程。
她因為來得晚,自然沒有最開始的那幾批女官運氣好,到現在也隻是婦聯裏的一個中層官員。
不過對此她已經很滿足了,至少她現在的生活比以前有尊嚴和意義得多,也得到了世人的認可,再也不是一個人人都看不起的娼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