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 沒有無用的技能(1 / 3)

“你們口口聲聲說安國軍剝奪權貴和士人的免稅權是要至你們於死地,其實安國軍這樣做反而是在救你們。想想北方大地,那麼多的權貴之家、皇室貴胄,最後都是什麼下場?死無葬身之地!”

“也就是江南富庶一些,百姓們還能勉強維持。但是如果還是按照以前的辦法來,江南百姓早晚會效仿北方,將你們這些吸血鬼都生吞活剝了。”

“前車之鑒,就在眼前。安國軍就是要打破這個困境,讓所有人都交稅,讓利於民,使得百姓們能夠安居樂業,不至於鋌而走險。”

教導員適時的停了下來,畢竟一下灌輸得太多,讓這些學子們都有些反應不過來。

讀書人將國家的衰落一般都歸咎於皇帝昏庸、倒施逆行,即便是沒有什麼汙點的崇禎,也被他們按上不重用正義官員的帽子。

在這些讀書人學習的知識中,有仁義道德、為人處世的道理,有宗法禮教、天地至理,有曆史的經驗教訓,唯獨沒有通過表麵現象看本質的分析方法,特別是這種用數據分析問題的方法。

在算學都被列為下等學識的當下,用數字說話完全是不可想象的。

當然,僅僅憑借這些數據就將大明的衰落歸咎到權貴和士人免稅上,其實還是比較片麵的,畢竟大明的衰落和滅亡是很多綜合因素造成的,財政崩潰隻是其中的一個主要因素。

這些學子們可不都是人雲亦雲之輩,身處江南這個教育異常發達的環境中,各種辯論會不知道參加了多少,肯定不會這麼容易被說服的。

頓時,各種論點、論調開始滿天飛。

有痛斥官員腐敗的,有說皇親貴族殘害地方的。還有什麼軍隊糜爛、地方鄉紳橫行無法,似乎大明簡直一無是處。

對於這種情況,教導員們一般都不會阻止,仍由他們高談闊論,理不辨不明嘛。

漸漸的,國子監的學生們開始有點享受起在軍營裏的生活了。這裏吃住不愁,除了不能出去,還有每天上午的軍事訓練,整體環境其實還是很不錯的。

除了辯論,安國軍還會組織這些學子們開展踢球、拔河、書法比賽、詩詞大會等娛樂性比較強的活動緩解他們的緊張,消耗他們的精力。

晚上的交流會上,安國軍會安排窮苦士兵向學子們講述自己的悲慘遭遇。這些士兵們大多來自北方,經曆了連年的戰亂,那些遭遇又是親身經曆的,說起來聲情並茂,將一眾學子們都說得淚水漣漣。

這些士兵們還會講述去了安國軍之後的生活,雖然都是一些瑣事、小事,但是學子們可以從中感受到這些士兵們的生活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對於安國軍的一些情況也開始好奇起來。

不要以為安國軍發展至今已經十餘年了,與江南的貿易往來更是密切,江南的士民對安國軍的情況就一定非常了解。出於對安國軍的防範,除了一些特定的人或者地區,安國軍的消息是被有意識的屏蔽的。

特別是南京,作為江南保守勢力的大本營,對於安國軍實施的各種政策知道的一清二楚。而那些政策可以說對權貴和士人非常的不友好,自然將安國軍的消息捂得死死的。

這些學子們很多是第一次聽到安國軍普通百姓的生活情況,在以往的宣傳中,朝廷和士人大多把安國軍描繪成一個不尊朝廷號令的地方軍閥。在他們嘴裏,安國軍唯利是圖,重商抑農,所用之人都是些低賤之輩。更是四處擄掠窮苦百姓,進行慘無人道的剝削。

安國軍類暴秦,實行酷法嚴刑,窮兵黷武。所以安國軍必定會像暴秦一樣,雖然武力強橫一時,但最終會燦爛如流星,不可長久。

宣傳的奧義就在於謊話說多了就會變成真理,在朝廷和士人的有意引導下,國子監,甚至江南的很多士子對於安國軍的印象都非常負麵。何況安國軍重視商人和軍人,大規模啟用女子為官,這在讀書人看來確實都是有違傳統與禮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