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國軍收取的定金比例並不高,也就一成左右。在戰爭還沒有開始的前提下,整個蘇祿有五千萬畝土地被這些商人們認購了。
之所以將土地售賣麵積控製在五千萬畝以內,魯若麟還是希望自耕農能夠多一些,那樣社會才更加穩定,也更有活力。
總之,全是大地主、大商人的社會太過固化,絕對不是魯若麟心裏想要的。
對於魯若麟兵馬還沒有出動,就已經擁有五百萬兩銀子充作軍費的事情,朝中眾人是非常羨慕的。
這也是魯若麟長期經營的結果,基本上魯若麟發動的對外戰爭賺錢的時候多,虧本的時候少,已經形成了信譽。
加上孫旺財的事前宣講,那些商人們覺得這個事情還是做得過的。即使出現意外,至少也在魯若麟那裏掛上號了,不會全無收獲。
籌備工作進展順利,魯若麟心情大好,設宴款待了這些江南豪商們。
席間,魯若麟與徐炎林等人相談甚歡,很是吸引了一大波羨慕嫉妒恨的目光。
“徐兄對徐家的將來有什麼打算?”魯若麟突然問道。
“徐家能夠有如今的富貴已經是邀天之幸了,以後也不敢有什麼奢望,跟著安國軍老老實實的賺錢就行。”徐炎林的回答中規中矩,恰到好處的表達了唯魯若麟馬首是瞻的意思。
“徐家在江南是一等一的豪門望族,如果僅僅是將目光放在賺錢上,有點可惜了。”魯若麟若有所指的說道。
“徐家也想在其他方麵協助安國軍,隻是能力有限,怕耽擱安國公的大事。不過如果安國公有什麼想法,請盡管吩咐,徐家哪怕傾盡全力也一定完成。”徐炎林態度還是非常端正的。
“徐兄言重了。”魯若麟擺擺手,“依我看,徐家在大明的富貴已經到頂了,再想進一步除非拿到世襲的爵位。不過即使拿到爵位,也不過是俸祿多一點,錢賺的多一點,好處始終有限。要是能夠得到一塊封地,那才是萬世不易的基業啊。”
封地?徐炎林驚呆了。
要知道這大明朝連親王和勳貴們都沒有哪怕一畝的封地,徐炎林這樣的就更加不敢想了。但是這話從魯若麟嘴裏說出來,肯定不是沒有意義的,那魯若麟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徐家不敢有此奢望。不說徐家沒有爵位,朝廷也不會允許有實封的存在。”徐炎林頭腦清醒得很。
“這可不一定,說不定你們徐家也有可能拿到一塊封地呢。”魯若麟意味深長的說道。
“還請安國公指點迷津。”徐炎林雖然覺得不可能,但是肯定要順著魯若麟的話頭往下說。
魯若麟又將對鄭采說的一番話拿了出來,暗示徐家在大明本土確實不可能拿到封地,但是在南洋或者其他地方就不一定了。
“安國公的意思是南洋那邊朝廷會實封出去?”徐炎林頓時來了興趣。
“我確實有這個想法。”魯若麟點點頭,“南洋地域廣闊,大小島嶼數萬,全部由朝廷治理肯定困難重重。所以對於那些地理位置稍微偏僻的地方,我覺得實封給一些有實力的功臣,也不失為一個開發地方的好辦法。”
地理位置偏僻是不是就一定不好呢?對於做生意肯定是不好,但如果是封給某個家族,那就意義完全不一樣了。
封地啊,那幾乎就是一個獨立的小王國,領主事實上就是封地裏說一不二的土皇帝。隻要不造反,不違背朝廷的法律,封地怎麼發展全由領主說了算,這種誘惑幾乎沒有人能夠擋得住。
“安國公,我們徐家這樣的也有機會獲得封地嗎?”徐炎林有些不自信,畢竟分封功臣大多是給武將和功勞巨大的文臣,徐家這樣在商業上給予安國軍幫助的一般很難有機會才是。
“為國家做貢獻,不一定是在戰場上殺敵,也不一定是在朝堂中運籌帷幄。為國家籌集、轉運物資,對外銷售產品,促進百姓就業,占領他國市場,對他國進行商業控製,購進國家急需產品和原材料等,這些都是對國家有重大貢獻的。隻要功勞足夠大,我認為其意義並不下於攻城略地,一樣可以封爵,或者給予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