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洪承疇出山(1 / 3)

徐弘基和徐文爵完全沒有想到他們通過張靜睿來打通魯若麟關係的舉動非但沒有起到正麵效果,反而成為徐家的催命符。

具體如何處置徐家魯若麟沒有詳談,張靜睿也非常明智的沒有詢問。

“洪承疇最近怎麼樣了?”魯若麟突然問道。

“正在軍營裏熟悉部隊,很低調,沒有與外麵的任何人接觸。”張靜睿認真的回答道。

“底下的官兵對洪承疇印象怎麼樣?”魯若麟繼續問道。

“剛開始的時候有點抵觸,但是相處時間長了漸漸的也接受了。”張靜睿語氣中帶著一股欽佩。

“那就好。”魯若麟點點頭。

當初京師城破的時候,魯若麟順便將關在大牢裏的洪承疇救了出來。

洪承疇因為與李自成作戰失敗,被朝廷關進大牢,原本是要準備殺掉的。隻是因為程序拖遝,加上李自成高歌猛進,最終等到城破的時候洪承疇還被關在大牢裏。

洪承疇曆史上爭議比較多,但是無論從哪一方麵講他都是一個人才。與李自成作戰失敗,有很大的客觀因素,並不代表他能力不行。

所以出於愛才,魯若麟把他從大牢裏撈了出來。

當時京師已經失去了秩序,刑部大牢形同虛設,救出洪承疇並沒花多大力氣。

在遼南,洪承疇受到了很好的照顧,也漸漸了解了眼前的局勢。

大明朝雖然還在,但是已經沒什麼希望了。在大牢裏走了一遭的洪承疇對大明也沒有什麼可留戀的了,魯若麟僅僅盛情邀請了一次,洪承疇就答應為安國軍效力了。

魯若麟身邊有大軍團指揮能力的高級將領不多,即使是王大海、孫富貴他們,也是拔苗助長之後慢慢成長起來的。也就是安國軍的自身實力太過強悍,淡化了他們在指揮能力上的短板。

洪承疇就不一樣了,作為明末有數的幾名統兵大將,如果不是朝廷軍隊太過稀爛,完全不會落到如今的地步。

這次前往蘇祿,海戰上的事情魯若麟並不擔心,隻是上岸之後如何占領地盤,建立統治是一個大難題。那個時候海軍能夠幫上的忙不多,那裏是陸軍的戰場。

因為遠離本土,又是完全陌生的地域,所以統帥人選非常重要。因為這其中不光涉及到戰爭的問題,還有各種合縱連橫、陰謀詭計,沒有一個老辣的統帥,短時間內很難將蘇祿平定下來。

正好洪承疇答應投效,並急切的想要做出一番成績證明自己,洗刷之前的恥辱。魯若麟順勢將他安排為蘇祿遠征軍陸軍的統帥,共計有兩萬陸軍歸他指揮。

這還隻是先期的部隊,如果一切順利,魯若麟還會陸續向蘇祿增兵,並授權洪承疇在當地組建華人軍隊。

目的隻有一個,盡快將蘇祿占領,並平定當地局勢。

因為安國軍特殊的製度,魯若麟並不是很擔心手下的將領叛變,所以即使洪承疇對魯若麟的忠誠值得商榷,但是並不妨礙魯若麟對其委以重任。說到底,洪承疇現在就是魯若麟手下的一個高級工具人。

洪承疇是福建人,福建人在江南官場也是一大勢力。按道理洪承疇到江南應該聯絡一下官場上的老鄉,隻是他現在身份有點尷尬,所以幹脆躲在軍營裏認真操練他手下的將士們。

其實自從洪承疇兵敗被關進大牢,接著京師又被攻陷,大明官場已經沒有人留意他這個前大明第一統帥了。甚至不是特意留心他的人,還以為他已經死在了京師失陷之中。

想要重新回到世人的視線中,沒有什麼比得上一場輝煌的勝利了,所以洪承疇將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與手下士兵的磨合之中。

讓他比較欣慰的是,安國軍紀律嚴明,哪怕是像他這樣空降的統帥,依然有很高的權威。

安國軍內的晉升機製非常嚴格,一般的人過來都需要從基層做起,還需要進行學習訓練。

不過洪承疇肯定不是一般人。

論級別,洪承疇甚至是魯若麟的老上級,作戰經驗也非常豐富,可謂是聲名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