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安國軍對山東的經營還不算穩固,因為人手不足,目前安國軍還是依托原有的官府體係在對山東的地盤進行管理,隻是監督者由朝廷變成了安國軍而已。
即便如此,行政效率還是提升了不少。
朝廷官員也不是完全不能辦事,否則也不會統治了幾百年到現在才瀕臨崩潰。之所以官府受到眾多詬病,還是因為他們腐化墮落得太狠了。
官官相護、上下勾結、監督形同虛設,使得官員們為非作歹起來肆無忌憚。當孫什將安國軍的監管手段用上,並大開殺戒斬了一些民怨太大的官員,安國軍在山東的吏治立馬得到了很大的好轉。
所以說這些大明官員們是典型的畏威不畏德,完全是把他們慣成這樣的。
有了還算穩固的基礎之後,孫什按照安國軍的一貫方針,練民兵、剿匪,打擊壓製地方豪強,很快就獲得了百姓們的支持。
山東百姓對於劉澤清和大順軍沒有什麼好感,特別是富人們,對他們更是深惡痛絕,所以在孫什抗擊劉澤清的事情上山東百姓非常支持。
現在孫什已經有正式軍隊六萬人,民兵十五萬,用來對付劉澤清完全沒有問題。
今日的安國軍在獲得江南和山東的地盤之後,有了充足的糧食生產基地,實力得到了飛速的發展。遼東和朝鮮在度過了最艱難的初始期之後,已經可以為安國軍提供部分糧食,大大緩解了安國軍的糧食壓力。
經過與滿清的持續貿易,遼東的戰馬數量急速增加,王德川在遼東地區組建了一支規模達五萬人的騎兵部隊。
這支騎兵部隊吸納了大量遼東土著,甚至包括一些滿洲人,再經過嚴格的訓練,戰鬥力已經成型。
王德川按照參謀司的命令率領五萬大軍,準備從關寧軍的地盤直穿而過,南下加入到解放京師的戰役之中。
沈世魁作為大帥,將指揮王德川的騎兵和天津的黃濟兵馬,以及協調關寧軍和宣府軍作戰,是整個北方戰區的統帥。
關寧軍用小心、戒備、羨慕的心情等待著借道的安國軍大軍。
對於如日中天的安國軍,關寧軍即使有眾多擔憂,也不敢拒絕安國軍的進入。
祖大壽親自到錦州城外迎接沈世魁和王德川,身邊還跟著關寧軍的一眾將領。
祖大壽的兒子祖澤洪年輕氣盛,對於自己父親親自出城迎接心有不滿,抱怨道:“沈世魁算什麼東西,竟然要父帥出城迎接。還有那個什麼王德川,不過是一個倭人,有什麼好囂張的。”
祖澤洪身份和地位高,其他人聽了他的話不敢說什麼,祖大樂作為他的叔叔就沒有那麼多忌諱了。
“三郎,現在說說也就罷了,等會可不要再胡言亂語了。沈世魁好歹是朝廷欽封的伯爵,如今又有安國公這個大靠山,可不是當初在東江島上的時候了。王德川雖然是倭人,但是跟隨安國公甚早,是極為親近信任之人,可不能因為他是異族就看輕了。”
副將潘延明此時也在一旁笑嗬嗬的打圓場,“三郎武勇過人,更是帶兵有方,假以時日也是一方名將,前程未必就輸於沈、王二人。不過他們畢竟是安國公麾下大將,看在安國公的麵子上我們也要對他們客氣一點。”
祖澤洪雖然有點莽,但是對於魯若麟還是服氣和懼怕的。樹的影、人的名,魯若麟如今威震天下,不管是朋友還是敵人,少有不佩服的。
有了潘延明的台階,祖澤洪趁勢點點頭:“安國公的麵子還是要給的。”
這個時候祖大壽在一旁說道:“沈世魁和王德川能夠在安國軍裏冒出頭,雖然有運氣的成分,但是自身實力也是不容小覷的。等會他們來了,你們多留心下他們的軍隊,看看究竟實力怎麼樣。”
祖大壽的威望是沒得說的,大家連忙齊聲稱是。
不久,遠方煙塵漫天、地動山搖,隆隆的馬蹄聲如悶雷般傳來。
關寧軍的探騎飛奔到祖大壽麵前,下馬稟報道:“安國軍離此地五裏,讓我等前來通報。”
“恩,下去吧。”祖大壽揮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