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天戰隊是在承天府追上李自成的,不過他們並沒有找到下手的機會。
李自成在承天府並沒有下船,周圍密密麻麻的大軍將李自成護的嚴嚴實實,基本找不到滲透的機會。
周智義安排人偷偷找上了潛伏的臥底,並約定了時間與他見麵。
晚上,在臥底安排的人員接應下,周智義來到了一艘停靠在漢江邊上的中型戰船上。
說是戰船,其實不過是普通的民船改裝過來的。
襄陽一帶經曆過多次戰火,戰船早就在曆次戰爭中損失殆盡了。朝廷肯定沒有多餘的錢來重建戰船,所以無論是哪一方,水戰的時候都是用的民船。
好在這個時代的水戰大多以冷兵器為主,特別是內河水戰,很少能夠用到大炮,與海上完全沒法比,所以把民船拉過來稍微改裝一下就是一艘戰船了。
這段時間,李自成也是花大力氣趕造了一大批戰船,不過製造標準就比較低了,而且也沒有陰幹、上漆那套說法,不沉、能用就行。反正是要上戰場的,搞不好就會被擊沉了,修那麼好也沒用。
當然這不包括李自成的龍舟。
為了彰顯自己的皇帝威儀,李自成的龍舟修得是又高又大。並且船頭、梁柱等地方雕刻了很多龍型圖案,金漆是刷了一道又一道。
用的木料也是上好木材,而且是陰幹多年的,絕對不是倉促趕工的次品。
為了這艘龍舟,大順軍征集了襄陽地區,甚至荊州地區的無數能工巧匠,日夜趕工,終於在出征前完工了。
龍舟上極盡奢華,李自成喜愛的妃子們也住在上麵隨同出征,更有宮女、侍衛數百人,簡直就是一處小型的行宮。
夜色中,龍舟上燈火通明、鶯歌燕舞,隔著老遠都能聽到隱隱傳來的絲竹聲。
周智義找的內應叫宋明權,很早以前就是監察司派往大順軍的臥底,後來監察司改製後關係轉到了暗影司門下。經過這些年的努力,宋明權得到了李自成的信任,成為親軍中的一名校尉,執掌這艘戰船。
其實當初監察司派往大順軍的內應還有好幾個,但是這些年下來能夠活下來,並走上關鍵位置的隻有宋明權。
因為宋明權有一個巨大的優勢,那就是他是陝西米脂人。
宋明權一家在荒年逃到了京師,後來機緣巧合下去了濟州島。他們一家人比較幸運,都活下來了,並過上了幸福的日子。
後來宋明權參軍,被監察司看中,秘密招走進行培訓後安插到了當時的闖軍中,這一去就是幾年。
為了保密,無論是他的戰友還是家人,都以為他執行任務犧牲了,根本不知道他現在已經成了大順軍的一名中級將領。
當這個臥底,宋明權是心甘情願的。
沒有魯若麟,宋明權一家早就餓死了,更加不可能過上有地、有房的美好日子。所以當監察司找到他,希望他去當臥底的時候,他毫不猶豫的就答應了。
宋明權在安國軍學了不少東西,還學會了認字、寫字。有了這個優勢,加上陝西米脂老鄉的身份,他在大順軍裏的發展非常順利。幾年時間就從一名普通士兵升到了校尉,更是被編入親軍護衛李自成的安全。
在船上的一處隱秘空間裏,宋明權略顯激動的向周智義問道:“家裏還好吧?”
周智義笑了笑,“好得很,蒸蒸日上,馬上就要天下太平了。”
宋明權點點頭,“那就好,那就好。”
周智義拿出一封信,提給宋明權,“這是你家裏的情況。規矩你知道,他們以為你已經死了,所以不可能寫信給你。”
“有這就足夠了,足夠了。”宋明權迫不及待的接過信,拿出一張紙立馬就看了起來。
對於這些身處敵營的臥底,安國軍隔段時間就會將他們家人的情況告之,可以很好的穩定臥底的情緒,防止發生意外。
信中詳細寫明了宋明權家人的情況。
他的父母身體還不錯,隻是早年的困苦生活大大透支了他們的身體,年紀大了以後已經不能從事繁重的體力勞動了。好在現在生活條件大大改善,即使他們不能勞動也不用擔心餓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