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玩了兩天之後,蔡東豐等人回到了西京城。
這一次出差,拉到了兩千萬的訂單,算一個不錯的成績。但是,有部分醫院在招標時,有意無意的不接受醫神的標書。甚至,直接就不考慮國產產品。
打破“國產貨不可靠的思維慣性”,還需要一段時間。
到了下半年,醫院招標的頻率更高,因為大家都在突擊花錢。醫神公司的人,也顯得格外忙碌。
蔡東豐依舊不急不緩的看書。學習的事情,急也急不來。
現在,已經有了彩超、監護儀和心髒支架,蔡東豐在思索後續的發展方向。
通過這段時間銷售給予的回饋,蔡東豐發現醫神名氣雖然打出去了,但醫院在購買設備時,依舊有些顧慮。特別是價值最高的高端彩超,成交量並不是特別理想。
即便醫神的高端彩超,具有4D成像功能,價格也更具優勢。
因此,蔡東豐還沒有下定決心,確定下一個產品的種類。
呼吸機?血液分析儀?體液分析儀?內窺鏡?
有太多的選擇。
醫療器械係統清單裏,所有的設備都對蔡東豐開放了。選擇越多,對他而言便越痛苦,因為他什麼都想要。
但是,精力有限,他隻能選擇一個。
“我建議做除顫儀和AED。”久未出現的係統,再次冒泡了。
除顫儀和AED都是除顫設備,但前者是醫生專用的,功能更加強大,有些操作必須要具有專業知識的人才可以做。AED則是“傻瓜式”的設備,放在公共場合,緊急情況下,基本上誰都可以操作。
“能說說理由嗎?”蔡東豐問道。
每次遇到關鍵的時刻,係統都能給出很好的方案,這讓蔡東豐對它的信任越來越高。
係統說道:“AED國內還沒有廠家做,如果第一個做出來,會贏得更多的目光。其次,AED也被列為監護類型的產品,現在國產貨已經撬開了一個口子,做進去會更容易。”
還有一個理由係統沒有說,那就是蔡東豐已經做出過AED了,有了一定基礎,做起來比較快。
“做AED對你而言是很容易的,但推廣卻很難。”係統說道,“我認為你應該盡快把這個產品做起來,這樣才能盡快將它推廣開。早一天推廣,或許就能避免多一個人死亡。”
在後世,網絡更加發達,經常能夠看到有人突然暈倒,但因為周圍沒有AED,搶救不及時導致死亡。如果有AED的話,有很大概率能夠挽救這些人的生命。
有人估計,目前華夏心源性猝死的總死亡人數每年有50多萬,其中不乏中青年。在猝死患者的急救中,AED的使用,能極大提高搶救成功率。但實際生活中,因AED的缺失而延誤搶救時機的案例時有發生。
蔡東豐幾次救人,也惋惜沒有AED。
現在,雖然他設計的隨身醫中有隱藏的AED功能,但受限於體積和能量,它有一些的安全風險,導致蔡東豐不敢放開這個功能。如果做出專業的AED,這些風險統統不再存在,是一個可靠、安全的醫療設備。
隻不過,AED這麼好,但也並非沒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