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 不甘心(1 / 2)

封爵這個事情,最終還是取決於崇禎皇帝本人的。

一般來,都是皇帝摳門,舍不得封爵,而文官武將卻是巴不得封爵的門檻能低一些。

此時,崇禎皇帝強烈表示要封爵,其他人還能怎麼,不想認都不行,因為這個不需要走內閣什麼的流程。就連勳貴的俸祿,也是從皇帝內庫走的。

而對於張明偉本人來,一下被封為興國公,真的,確實有點驚喜。

但你要有多驚喜,那也談不上。畢竟作為一個後世的人,對於爵位的概念,並不是那麼清晰。更重要的是,他此時的誌向,更多的是中興大明,救萬民於水火之中,為萬世開太平!國公不國公的,有當然好,沒有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隨後,崇禎皇帝又下旨,廖國遴等人,貪贓枉法,連難民的血都喝,已經毫無人性到罪無可赦,打進奸妄堂,斬立決,並傳首下州府,引以為戒!

這次的早朝上,最主要的就是這兩件事情。雖然從明麵上來,是一獎一懲,可對很多文官武將來,這兩件事其實都是非常糟糕、鬧心的事情!

散了朝會之後,消息不脛而走。本來就比較關心朝局的京師百姓,頓時就又轟動了。

“皇上英明啊,張青被封為興國公,這真是太好了!”

“真心希望皇上能一直對張青信任有加,給他足夠的支持,這樣就能震懾朝堂,我們的日子就能好過了!”

“哈哈,張青可不是一般的官,而是錦衣衛指揮使,不管大明官員大,全都能管了!”

“……”

相對於普通百姓的歡喜地,各級官吏就不爽了。

“你們,好好的,為什麼要強調安置難民那麼困難?結果好了,皇上用這個理由大賞他,我怎麼就有種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的感覺呢!”

“還不都是那周延儒帶頭幹的好事!他腦子到底怎麼想的,之前兩道聖旨,不就經過內閣,他難道不知道麼?”

“現在好了,興國公,賜蟒服,任錦衣衛指揮使,啊呀,京師要雞犬不寧嘍!”

“可不是,聽他對那些刁民,讓他們早點回去,他就能早點騰出手來懲治貪官汙吏!”

“……”

很多人都是有事後諸葛亮的賦,事前不知道,事後覺得就是這樣!

不止周延儒,包括大部分人,事先的時候,又有幾個人能把那兩道聖旨,或者一共三道聖旨去和京師城外的難民聯係起來?

總之,他們現在後悔也沒用了。可是,真要讓這個事情放任之不管,就這麼認了,很多人又是不甘心的。

於是,很多人開始動腦子,看怎麼拖張明偉的後腿。

有的人,立刻寫奏章開始彈劾某某錦衣衛校尉橫行不法,或者欺壓良善,或者不能恪盡職守,總之,能被他們彈劾的地方,全都以事實為依據進行彈劾。如此一來,皇上就算想包庇張明偉也不可能。

這樣的彈劾多了,還都不是瞎編,崇禎皇帝聽多了肯定會對錦衣衛的印象又不好。眾誌成城之下,就不信不能趁著張明偉剛接任錦衣衛的時候打壓他,讓他知道,錦衣衛不是可以為所欲為的!

不止如此,就在一處酒樓包間內,門口是戒備森嚴,而門裏麵卻是兩個人在會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