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 黨爭(1 / 2)

在張明偉去補覺的時候,崇禎皇帝一如以前那樣勤勉,又開始了新一的早朝。

此時的他,心情其實是不錯的。

不張明偉昨給他了那麼多可以改進大明軍械方麵,增強朝廷軍隊實力的事情,光是錦衣衛以身作則,對於犯法之徒嚴懲之外,都察院那邊,也開始了自查。

崇禎皇帝有理由相信,大明的這幾個監察衙門先正了己身之後,再正下,用不了太長時間,吏治就能好轉。

更不用,此時的他,還下定了決心,準備殺雞駭猴。並且這一次的殺雞駭猴,還不止是殺一隻雞而已,而是一群雞。崇禎皇帝覺得,如此一來,更能震懾那些*****。

然而,讓崇禎皇帝萬萬沒有想到的是,他還是想得太簡單了!

早朝上,一如昨一般沒有缺席的。在見禮之後,禦史徐殿臣第一個出列,比原本曆史上提前彈劾內閣輔臣魏照乘,他親近妾拋棄妻子,慫恿女婿作惡為奸等諸多醜跡。

魏照乘一聽,當然不肯認罪,立刻當庭自辯。

這還沒完呢,給事中馬嘉植,禦史鄭昆貞、曹溶等又彈劾另外一個內閣輔臣張四知,他巧取豪奪親弟家財,教子無方,為禍鄉裏等等罪狀。

張四知當然也不會認罪,立刻當庭自辯。

結果還沒等他這事有個結論,又有楊枝起等禦史跳出來,竟然還是彈劾他自己的上官,左都禦史劉宗周,他借著皇帝的信任準備排除異己,提拔親信。

劉宗周要進行的自查,頓時就沒法進行了,他必須避嫌。哪怕皇帝讓他繼續,也不好做事了。他要給誰打低分,給誰打高分,那就是在排除異己,提拔他的人。

至於證據,哪有那麼容易能得到的。

頓時,朝堂上吵成了一鍋粥。

這一幕,讓崇禎皇帝是無論如何都想不到的。還想著吏治清明呢,就這,還怎麼個吏治清明法?

如果換成以前的話,他會被底下這些臣子一個又一個的言論給搞得頭昏腦漲,分不清誰是誰非。到了最後,就是黨爭中勝出的那一方,成為他認知中正確的一方。

不過此時,因為張明偉給他講解過,讓他能跳出這個吵鬧的圈子,站在一個比較高的高度看待這一切。他便明白,他們壓根並不在真正做事,而是借著這個機會攻擊政敵。或者他們得是實情,但也可能是編造出來,在扣屎盆子。

相對來,禦史言官是聞風奏事,並不需要證據的,這是太祖定下的規矩!

原本的意思,是讓貪官汙吏想要作奸犯科的時候,想一想風聲泄露後的後果,警醒他們不得作奸犯科。

然而,如今卻是極佳的黨爭借口了!

因此,對於底下臣子的吵鬧,崇禎皇帝是一個都不想聽。

他明白,都察院怕是沒法自查了。要想整治這些人,還是要靠廠衛才行!

於是,崇禎皇帝第一次,在底下臣子還在奏事的時候,拂袖而去。

他的這個行為,讓文官們都愣了下,他們都有點意外。

不過回過神來後,這些文官一個個也都無所謂。攪黃了都察院自查的事情,也算是達到目的了。於是,就一個個地散了。以前該幹什麼,就還是幹什麼。